專家: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生物豐富而多樣是美麗中國的應有之意,中國政府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0—2030》,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規劃和計劃,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績。
截至目前,中國建立了2740處自然保護區;中國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都得到了系統的保護。部分知悉瀕危物種逐步恢復,東北虎,東北群、亞洲象等物種數量明顯增加。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只,受威脅的程度由瀕危降為易危。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種群數量穩步上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張世鋼表示,中國一直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導者和參與者,也是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環境署非常贊賞中國生態文明理念。“中國在生物多樣性和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上,顯示出環境已納入國家發展的核心部分。”
聯合國環境署世界自然保護監測中心馬特博士用“可喜的成績”來贊揚中國保護區的發展。馬特說,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平臺中扮演著領先的角色,鼓勵各國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加強交流合作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危機。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一要務。”著名生態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建議,全球攜手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保羅則建議,各國要大力提倡綠色理念,發展低碳經濟,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發展之間的平衡。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