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文:北大國際醫院園林的傳統文化特色
西區名為“議事廣場”,該區域為會議中心區域,屬于動態區。古為議論商討公事,學術、文化交流。時事商討的場地為議事,根據《尚書·周官》:“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及《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州吁命取白璧一雙,白粟五百鍾,候問石碏,即征碏入朝議事。”,故稱為“議事廣場”。(見圖25)
議事廣場為北大國際醫院的西側,該區域肩負著整個北大醫療系統及國際醫療學術交流的活動,功能集中導致人流量大。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人流、車流及消防等要求布局,廣場以硬質鋪裝為主。為消除龐大會議中心的視覺沖擊力,在設計中采用“宜隱不宜顯,宜散不宜聚”的手法,在廣場的南、西兩側設計若干個不規則綠島,形成虛實相間、錯落有別、以小見大的小空間。廣場綠化空間與會議中心的建筑若隱若現、相互襯托、前后呼應。此外,廣場植物種植以常綠喬木為主,另搭配部分落葉小喬。整個議事廣場的設計構思不僅有著現代感的氣息更隱含著中國傳統園林的文化精髓。
北區名為“藻鑒園”,該區域為行政教育區,屬于靜態區。
“藻”為文采,“鑒”為品嘗鑒定,“藻鑒”意即“文采鑒人”。古時選拔人才稱為“藻鑒”。北大國際醫院北側為行政教學區域,行政管理需要人才,教學可培養人才,兩者皆為人才場所,故為“藻鑒園”。考慮到藻鑒園空間較小,在布局上,通過地形結合,以植物造景為主,營造出簡潔樸實、雅致清晰、悠然寧靜的小環境。
傳統園林凝結了中國集大成文化,通過能工巧匠的勤勞雙手創造出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造園家以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法則,在營造庭院時把優美的自然山水風光通過藝術修飾,并且添加富有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濃縮庭院之中,提升園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義于物、以物比德”的審美觀,再現自然景象而賦予情意境界。整個北大國際醫院布局嚴謹而不笨拙、簡潔而不失雅致;建筑材料去奢減繁;透水路面環保生態。栽植北京鄉土樹種,耐活、耐寒、耐旱、耐病蟲害,可節約用水,節省后期養護成本,減少農藥的使用頻率,防止醫院二重污染。整個醫院庭院以傳統園林文化為思想,結合北京大學文化特色,將中國傳統文化及北大文化貫串于各個區域的空間庭院。以全新的設計理念,突破傳統醫院的園林建設模式,創造新時代醫院園林。這既符合當代醫學需求,又消除醫院概念,營造富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的北大國際醫院。越是傳統的越是世界的,用傳統園林文化營造出的北大國際醫院空間環境更具有國際化。
作者簡介
郭麗文,園林設計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園林、傳統村落、屋頂花園、中國本土生態學,研究及創作中國古典意境盆景。
編輯: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