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將添三大重量級濕地公園
近日,記者從巢湖市林業局獲悉,該市正在申報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合肥今年還計劃申報兩處國家濕地公園,分別是肥東東景國家濕地公園和合肥廬陽國家濕地公園。合肥東部、南部和北部都將擁有重量級的濕地公園。
環巢湖萬畝的超大型濕地公園——巢湖半島濕地公園規劃已經出爐,將營造我國最大的蘆花觀賞勝地;肥東縣梁園鎮等區域將建肥東東景濕地公園,公園內將保留長期農業生產形成的自然景觀;擬建的廬陽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4240.9公頃,公園內近七成面積是濕地。
肥東東景濕地公園——包含三類濕地
肥東縣梁園鎮境內滁河干渠緩緩傾流,景色美不勝收,管灣水庫水面開闊、猶如一顆晶瑩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綠海當中。春天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春江水暖鴨先知,一群群水鳥掠過水面,帶來春天的氣息;夏季,一片片的荷花盛開,映日荷花別樣紅,夕陽余暉中,一葉扁舟飄過水面碧波,別有一番風情;秋天,碩果累累,一片片金黃,蘆荻在秋風中輕拂;冬日,銀裝素裹,殘荷遒勁,彰顯生命的力量。四時之美,無一而同,是大自然慷慨的饋贈。
擬建的安徽肥東東景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境內,規劃范圍涉及梁園鎮、楊店鄉和牌坊回族滿族鄉。規劃總面積664.2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80.91公頃,濕地率57.35%。
濕地公園內的濕地分為沼澤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三個濕地類;草本沼澤、季節性河流、庫塘濕地三個濕地型。
濕地內,有維管植物86科、241屬、331種;濕地內,有國家I級保護植物野大豆。多樣的植被群落為濕地內的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在管灣水庫周邊濕地,共記錄鳥類14目31科107種,其中小天鵝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安徽省地方重點保護鳥類25種,如普通鸕鶿、大白鷺、小白鷺等;魚類共5目9科27屬31種;兩棲綱動物1目4科9種;爬行動物共有2目3科7種,其中中華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等級。
巢湖半島濕地公園——打造最大蘆花觀賞地
跨巢湖中廟辦事處、黃麓鎮、烔煬鎮,地處巢湖北部半島,擬規劃的巢湖半島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為1052.1公頃,西起中廟辦事處,南至巢湖,北至濱湖大道,東至烔煬雞裕河,其中,濕地面積623.45公頃,濕地率59.2%。主要包括蘆溪濕地、花塘河濕地、烔煬河濕地、雞裕河濕地以及濱湖大道內側區域等。
濕地公園內含河流、庫塘、湖泊等多種濕地類型,它們特有的動植物資源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濕地景觀。規劃區域內共調查到維管束植物75科398種,其中野菱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此外,據調查,公園內的動物種類共有54科106種,其中,鳥類有25科55種,目前鳥類分布較廣的有:蒼鷺、中白鷺、綠翅鴨、綠頭鴨等。小鴉鵑、黑耳鳶、白尾鷂列入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著極其重要的保護價值。
公園規劃區域分為生態保育區、生態恢復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其中,恢復重建區主要在花塘河、青草河兩側區域以及王家疃南側區域、烔煬河東側區域。在此營造壯觀精美的蘆葦蕩景觀,將成為我國最大的蘆花觀賞勝地,同時可以結合木棧道、小游船等基礎設施讓游客身臨其境,成為攝影愛好者、寫生作畫的自然基地。
廬陽國家濕地公園——坐擁董鋪水庫
觀晨曦賞晚霞,佇立開闊的水庫邊,風云變幻、光景交錯構成一幅色彩深厚的油彩畫,鳥語蟲鳴如擲入心海的一顆石子,激蕩起心中的漣漪,思緒隨著漣漪起伏跌宕,感受自然的神奇與壯美。
擬建的安徽合肥廬陽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廬陽區西部,西起南淝河支流匯合口,東至董鋪水庫大壩,北起三國城路,南達廬陽區區界,規劃總面積4240.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949.79公頃,濕地率69.56%。濕地公園坐擁董鋪水庫,濕地資源類型多樣、動植物豐富,周邊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根據濕地公園的現狀條件以及國家有關濕地公園建設的相關要求,結合濕地公園濕地資源分布和公園定位,從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出發,將濕地公園分為5個功能區: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