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將建11公里通風廊道 1050公頃濕地公園
12月21日上午,昌平區第五屆人代會第一次會議正式開幕。據悉,明年昌平將繼續“瘦身健體”、“騰籠換鳥”,退出污染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打造生態屏障和文化軟實力。十三陵明文化旅游綜合區項目前期規劃已經啟動,綜合區里將建一座“大明文化城”。另外,昌平還將建設1050公頃濕地公園。
明年退出污染企業28家
昌平區經濟信息化委主任王志剛介紹,“十二五”期間,昌平累計清退污染企業162家、廢品回收市場77家,清退煤炭儲運市場66家、非法砂石廠82家,累計拆除違建1045萬平方米。“十三五”時期,昌平將完成區域內剩余200余家污染企業和全部鎮村工業大院清理改造。明年計劃完成28家工業污染企業的退出工作,完成3至5個鎮村產業集聚區內污染企業的整治以及5個工業大院的退出。“十三五”期間,全區50家工業大院將全部清理完畢。同時,積極推進工業領域燃煤鍋爐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
在疏解低端產能的同時,昌平明年還將完成對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中心區土地資源利用情況的摸底調查,列出“騰籠換鳥”重點企業名單,盤活閑置空間。未來將新增土地空間133畝,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一部分土地將由昌平園的產業投資運營平臺北京昌平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土地并購,一部分將對接高端產業項目,還將拿出一部分進行合作開發。
建十三陵文化主題公園
十三陵特區辦事處黨委書記王建成介紹,十三陵明文化旅游綜合區項目前期規劃已經啟動,現處于概念設計階段,區里包括一座“大明文化城”。十三陵明文化旅游綜合區包括十三陵景區和十三陵門戶區兩部分,總面積約97.5平方公里,其中十三陵門戶區面積約10.5平方公里,南至八達嶺高速、鄧莊一帶,往北過澗頭村,一直延至西山口。
初期規劃方案將分為三個部分,即文化演藝區、特色小鎮、文化主題公園。“以往游客來到十三陵大多只是進行簡單的觀光游覽,聽聽導游講講相關的歷史背景,但是難有切身體會。大明文化城的建設,就是要讓今后前來參觀十三陵的游客不再是匆匆而過,大家既可以參觀十三陵的歷史遺跡,也可以通過一系列歌舞演出、主題文化展示等內容,對十三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直觀的感受。”王建成說。
11公里通風廊道將綠化
全市共打造5條500米寬的一級通風廊道和十余條80米寬的二級通風廊道,昌平將承建一條一級通風廊道。昌平區園林綠化局局長茅江介紹,廊道范圍從奧林匹克公園往北,經過東小口森林公園、半塔郊野公園、太平郊野公園,最終到達溫榆河,全線11公里,最寬處達2.5公里。“目前,該廊道涉及各鎮街的拆遷騰退地塊達2000余畝,下一步,我們將運用這2000余畝地和平原造林的3500畝,結合土地規劃方案,盡快實施科學綠化,為北京南部地區輸送清風。”
除了建設通風廊道,昌平還將完成京津風沙源二期治理24.5萬畝的工作任務,把昌平西部和北部山區都納入到環京津冀國家公園體系中。與此同時,在原有的東小口森林公園的基礎上繼續建造三期工程,新建成的公園將更突出“體育性”,增加運動休閑設施配備,營造全民運動氛圍,打造體育休閑公園。
“今年我們計劃先在沙河建設500公頃的濕地公園。”茅江說,包括沙河濕地公園在內,接下來,昌平還將陸續在溫榆河、昌平西部地區、清河入河口三地,分別建成300公頃、200公頃以及50公頃的濕地公園,四部分加起來共將建設1050公頃濕地公園。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