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發布 野燕麥等在列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近日聯合制訂并發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第四批入侵物種共18種,包括長芒莧、垂序商陸、光莢含羞草、五爪金龍、喀西茄、黃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薊、大狼杷草、野燕麥、水盾草、食蚊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無花果蠟蚧、棗實蠅、椰子木蛾、松樹蜂。
名單詳細介紹了這18個物種的基本信息、地理分布、中國分布、入侵危害和控制方法。
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隨著人員往來的增加和物流業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的速度加快。
編輯:Anna安
相關閱讀
天津治理威脅生態的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圖)
由于繁殖力極強,互花米草已經成為津冀渤海地區最主要的入侵物種,嚴重威脅著沿海地區的生態平衡。針對互花米草泛濫的情況,濱海新區日前出臺相關方案,對永定河口至河北交界處沿海灘涂互花米草進行專項治理,同時在治理上不斷探索,試驗多種治理方法,以獲得適宜本地區的成功治理技術,恢復濕地生態。【詳細】
多數國家應對外來入侵物種乏力
美國和英國研究人員23日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發表報告說,多數國家在面對外來入侵物種時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其中低收入國家在這類威脅面前尤其脆弱,未來還需更多國際合作。【詳細】
33種外來植物“入侵”江蘇
有統計資料顯示,1958年至今,中國的入侵植物物種數量從58種上升到250多種。現場,專家們呼吁,希望中國也能像歐洲國家一樣,引種過程中能夠有健全的約束機制,預防出現類似“加拿大一枝黃花”這樣物種入侵的“危機”。【詳細】
外來多肉植物或威脅生態安全
植物專家表示,市場上九成以上多肉植物屬于外來物種,而且絕大部分多肉植物屬于非法入境。同時,植物專家提醒,非法入境的多肉植物經常帶有病菌等有害生物。一旦保護不當,會對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