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期間,參加研討會的中緬雙方人員就中緬邊境北段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一事形成共識,一致達成會議宣言。宣言中中緬雙方充分認識到雙方在兩國邊境地區就下列各主題開展各層次、各部門的密切合作至關重要。第一,聯合打擊與控制偷獵、盜伐(采)林產品,有效管控生物資源非法貿易,建立森林火災防控的信息溝通機制;第二,在共同的實施框架下,對有關地區的關鍵物種及其棲息地進行保護與監測;第三,開展合作研究,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資源利用的數據與信息;第四,促進邊境地區社區可持續生計和脫貧致富,以實現保護區與當地社區的和諧發展;第五合作加強保護機構能力建設包括人員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利于生物多樣性資源的有效保護。中緬雙方認識到雙方政府需要制定合適的政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勵和方便基層及縣、州、省(邦)各方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并在各自國家的政策框架下開展積極的合作與交流。雙方同意成立一個有各方代表參加的工作小組,編寫一個項目文本申請項目以落實上述合作,雙方也一致同意各方將盡全力推進上述領域的合作。
云南省林業廳副廳長萬勇表示,此次研討會是中緬林業合作的又一盛事,希望通過中緬雙方各位領導和專家的交流和討論,進一步推進中緬雙方合作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共同促進“一帶一路”框架下中緬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
緬甸克欽邦林業廳廳長吳昂妙(UAungMya)稱,中緬兩國交往歷史悠久,雙方在各領域包括林業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今天在此交流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就是這種長期合作的一部分。
據了解,中緬邊境地區的怒江-伊洛瓦底江區域(高黎貢山地區)位于喜馬拉雅山最東段,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地區之一。這里多個植物地理區系、動物區系和自然地理單元在此交匯與過渡,多民族在此聚居或通過此地遷徙,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關鍵一環。中緬聯合保護區建設項目已經于2014年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規劃及云南省“一帶一路”實施方案,中緬合作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建設在2016年以前的工作目標是開展中緬聯合保護區建設可行性論證。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