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強化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戰略地位得到了歷史性提升。在全國兩會結束前,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天辰云農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書平。
記者:國際上對植物新品種保護立法的普遍做法是什么?
王書平:目前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成員已達到74個。包括中國在內18個國家受1978年文本的約束;55個國家和組織受1991年文本的約束。
特別指出的是,UPOV成員中,除中國外,均無一例外地通過法律形式對植物新品種保護予以規定。而且,除日本、肯尼亞等國家采用植物新品種保護與種子管理法為一體的混合立法形式,其他國家均采用專門立法的形式對植物新品種加以保護。
記者:目前植物新品種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王書平:與國際上絕大部分國家比較,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十分落后。《種子法》和現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不少規定還不能適應我國現代種業和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發展需要。主要表現在:
品種權保護水平太低。品種權保護僅限于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而對為繁殖材料進行存儲、運輸、加工、許諾銷售等極可能構成侵權的環節未作規定;品種權保護的客體僅限于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對其收獲材料未做規定,對于常規品種和無性繁殖品種,權益人根本無法正常維護權利。
鼓勵品種原始創新不足。對新培育的品種不區分原始品種和實質性派生品種,對實質性派生品種沒有任何的限制性規定。
品種權維權存在舉證難等問題。由于缺乏維權和執法途徑,對于侵權套牌行為,多數依據假種子進行處罰。
農民特權亟需明確。不少侵權企業委托農民進行大規模生產,實踐表明很多情況屬于代繁代制侵權品種繁殖材料,由于現行制度沒有對“農民”和“自繁自用”作出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品種權人難以追究侵權責任。
記者:對于植物新品種保護有哪些建議?
王書平:建議相關部門及早制定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同時參考以下幾條:
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這將有利于遏制育種剽竊、低水平模仿與修飾育種現象,保護原創育種者的利益,鼓勵真正的原始創新。
適度擴大育種者權利舉證范圍。舉證范圍從繁殖材料擴大到收獲物,育種者權利保護鏈條要有所延長。對授權品種各個環節都進行保護,這樣權利人才能多渠道、多環節地監督、發現、圍堵侵權行為,收集侵權證據。
適當擴大保護期限。對品種權保護期延長5年,即規定樹木或者藤本植物為25年,其他植物為20年。
簡化受理審查測試流程。對申請人提交的文件資料及填寫內容根據需要適當合并優化。增加加快品種權審查程序,對于創新性突破性優良品種、申請人提交的測試報告與官方測試報告高度吻合的,可以適當加快審查速度。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