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舉措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交流合作
8月9日,國家旅游局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京簽署《關于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合作協議》。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共同見證協議簽署。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江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為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旅游領域的交流合作,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市場、產品、信息、服務的融合發展,推進香港多元旅游平臺建設,雙方協商達成《關于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從建立工作機制、落實中央惠港政策、加強旅游產業互動、開展旅游聯合宣傳推廣、加強旅游監管合作、深化粵港澳區域旅游合作、促進雙向青少年游學交流等七方面加強旅游交流合作。一是雙方建立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國家旅游局港澳臺旅游事務司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旅游事務署牽頭每年舉行一次例會,就落實中央惠港政策、區域旅游合作、聯合市場監管、旅游規劃對接、旅游政策創新等議題進行研究和磋商。二是支持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旅游建設,落實《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旅游合作內容。在CEPA框架下逐步擴大開放香港獨資旅行社經營內地居民團隊出境游業務(不含臺灣)。三是支持內地與香港旅游企業拓寬合作范疇,推動內地與香港郵輪旅游合作發展,支持區域郵輪母港之間的互惠及協調合作,加強郵輪旅游線路開發、宣傳推廣和人才培訓等合作。四是加強雙方駐外旅游辦事機構的合作,利用海外旅游展覽展會等重要機會和場合開展聯合宣傳推廣,共同開展“一帶一路”沿線旅游市場宣傳推廣。加強雙方旅游數據、推廣活動等信息交換,相互支持在對方舉辦的市場推廣活動。五是建立健全內地與香港旅游市場監管協調機制,推進市場監管信息交流,加強旅游執法協作,共同打擊以不合理低價組織的團隊游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旅游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游客合法權益,共同推動內地與香港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六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發揮粵港澳對接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內地沿線省份的重要節點作用,豐富“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線路,聯合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旅游產品。七是加強內地與香港青少年游學交流,促進內地與香港青少年雙向游學發展。
8月9日,國家旅游局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京簽署《關于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合作協議》。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共同見證協議簽署。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江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為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旅游領域的交流合作,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市場、產品、信息、服務的融合發展,推進香港多元旅游平臺建設,雙方協商達成《關于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旅游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從建立工作機制、落實中央惠港政策、加強旅游產業互動、開展旅游聯合宣傳推廣、加強旅游監管合作、深化粵港澳區域旅游合作、促進雙向青少年游學交流等七方面加強旅游交流合作。一是雙方建立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國家旅游局港澳臺旅游事務司與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旅游事務署牽頭每年舉行一次例會,就落實中央惠港政策、區域旅游合作、聯合市場監管、旅游規劃對接、旅游政策創新等議題進行研究和磋商。二是支持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旅游建設,落實《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旅游合作內容。在CEPA框架下逐步擴大開放香港獨資旅行社經營內地居民團隊出境游業務(不含臺灣)。三是支持內地與香港旅游企業拓寬合作范疇,推動內地與香港郵輪旅游合作發展,支持區域郵輪母港之間的互惠及協調合作,加強郵輪旅游線路開發、宣傳推廣和人才培訓等合作。四是加強雙方駐外旅游辦事機構的合作,利用海外旅游展覽展會等重要機會和場合開展聯合宣傳推廣,共同開展“一帶一路”沿線旅游市場宣傳推廣。加強雙方旅游數據、推廣活動等信息交換,相互支持在對方舉辦的市場推廣活動。五是建立健全內地與香港旅游市場監管協調機制,推進市場監管信息交流,加強旅游執法協作,共同打擊以不合理低價組織的團隊游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旅游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游客合法權益,共同推動內地與香港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六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發揮粵港澳對接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內地沿線省份的重要節點作用,豐富“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線路,聯合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旅游產品。七是加強內地與香港青少年游學交流,促進內地與香港青少年雙向游學發展。
相關閱讀
生態文明發展成就中國最宜居城市
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將揭幕之際,舉辦地珠海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近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登文章,“點贊”珠海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與科學發展,成為“中國最宜居城市”,同時評價本屆航展將成為中國航空航天產業騰飛的巨大平臺,并將顯著帶動珠海經濟社會發展。【詳細】
評論:環境保護優先還是快速發展當頭?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作出明確部署和具體要求。專家認為,此舉是建設美麗中國,在改革中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強烈信號,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著力構建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協調聯動機制的惠民之舉。【詳細】
智慧城市需要“矯正器”發展經濟講求特色
關于智慧城市評選排名這事,似乎國際社會各界組織及同仁格外關心。近日,ICF公布了全球最有智慧城市決選名單,臺灣的臺中市和桃園縣分別位列第四,第六。而此之前,博伊德·科恩博士發布的全球第一次智能城...【詳細】
江蘇鹽城林業經濟發展快 農民人均林業純收入達970元
記者昨天從市林業部門獲悉:鹽城林業已經成為振興區域經濟的“綠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的“綠色銀行”。我市去年林業總產值已從上年的130億元躍升到155億元,比2011年提升15%;全市農民來自林業的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