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開園
近日,甘肅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揭牌開園,正式向游客開放。目前,這個集礦業遺跡保護、地質科普教育及休閑、觀光、游覽于一體的公園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及科普知識教育的重要陣地。
據悉,為了再現白銀幾代礦山人艱苦奮斗的創業歷史,激發白銀人民實施轉型跨越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保護礦業遺跡資源,實現礦山環境園林化建設,白銀市政府積極申報建設國家礦山公園。200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批準立項,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成為全國首批28家國家礦山公園之一。
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于2012年5月開工建設,2014年12月完成主要建設任務,累計完成投資1.83億元。先后建成博物館、主碑、雕塑、游客服務中心等設施;實施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組建了礦山公園專業導游隊伍。博物館自2013年12月面向游客免費開放以來,累計接待游客達30余萬人。2017年6月,國土資源部組織專家對整體項目進行了驗收。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先后被命名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肅省第五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甘肅省省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并成為弘揚“艱苦奮斗,創業奉獻”的白銀精神,宣傳白銀的一個重要窗口。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我國已建立類型多樣的地質公園體系
記者在11月6日-8日召開的2018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12個、國家礦山公園33個、省級地質公園343個,一個類型多樣、分布遍及全國的地質公園體系已初步建立。【詳細】
甘肅實現自然保護區司法審判機構全覆蓋
隨著白龍江林區法院近日掛牌成立,甘肅省實現了重點林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司法審判機構的全覆蓋。【詳細】
甘肅探索建立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記者日前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將以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抓手,將生態保護補償與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