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都市圈“一盤棋”,提升城市群競爭力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發揮核心大城市對周邊中小城市、小城鎮和特色小鎮的帶動力,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提升城市群競爭力。
與之對應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 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之城”雄安蓄勢待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有序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政策舉措頻出,映照著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下昂揚高漲的時代圖景。
這是趨勢使然,更是一種自覺選擇。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探索延伸都市圈中心城市軌道交通、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意見大手筆著墨、細節化要求,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圖景,釋放了一系列重磅信息,給各地發展送上了“貼心大禮包”。在此背景下,“組團發展”“同城效應”深入人心。
發展方向即已明確,這預示著公眾的期待會更高,社會的要求會更高,發展的含金量也必須更高,尤其是在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等方面。
應該看到,都市圈、城市群隨著改革開放而逐步發展壯大。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這三大城市群經濟總量占全國近四成,正引領帶動我國經濟整體向創新驅動轉型。
正因如此,各地都市圈、城市群建設呈現出較快發展態勢,但一路上仍不時出現磕磕絆絆,其中被詬病最多的有兩點:一是規劃建設不合理、功能過度集中、人口膨脹等“城市病”問題;二是“一畝三分地”思維、城市間一體化水平不高、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嚴重等現象依然突出。這對發展提出了極具現實性的挑戰。
可以說,上述問題能否處理好,關系到都市圈發展能否真正落實。廓清認識上的誤區,要想“夢想照進現實”,沒有“一盤棋”的思想不行,沒有“內功練到家”的實力不行。進一步說,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并不是件輕松簡單的事,在謀治理、抓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樹立三種思維。
站位要高,定位要準。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為理念遵循,滬蘇浙皖4省市精誠合作,乘勢而上,攜手推動一體化。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既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又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對于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意義重大而深遠。因此,只有站位高、眼界寬、定位準,才能謀全局、指向明。
創新驅動,改革引領。沒有創新、改革,遑論發揮比較優勢、增強國際競爭力。因此,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改革取得新突破,其建設還需深入推進、久久為功。
協調發展,統籌兼顧。以京津冀為例,京津兩極相對“肥胖”, 周邊過于“瘦弱”,區域發展差距懸殊。正因如此,五年來京津冀率先在交通、治污、產業轉移等領域實現突破。“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北京“瘦身提質”,天津“強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打破“一畝三分地”。協調統籌其根本在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增強發展整體性。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努力探索培育城市群良策,為問題找答案,為發展謀思路,為區域融合提供示范,標注出都市圈發展的航標。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