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景觀公園9月建成 用設計打開封閉廠區
首鋼廠區內有座“石景山”,被譽為“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區因此山而得名。今年9月,一座以“石景山”為名的景觀公園將建設完成。7月26日,記者來到石景山景觀公園,提前探訪公園改造和建設情況。
新老建筑相融合
石景山公園北鄰阜石路、規劃石龍路、S1穿山而過,西鄰永定河,豐沙線,南近群明湖及規劃體育公園,東臨秀池西街,項目規劃用地為公園綠地,總用地面積約18.91公頃,分為南山區、西麓區、寺廟區、山北區共四部分。
“石景山公園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既有建構筑拆除、危巖治理、景觀及配套設施、區域能源系統設施、道路改造、種植綠化及景觀照明。”北京首鋼建設投資公司工程建設部市政道路工程師楊子強說。
從石景山公園南面出發,穿過新建的“南山門”牌樓,就可以看到位于南山區的南山古建群,飛檐峭壁、紅漆青瓦,讓新建的仿古建筑與山上的老建筑相融合。
石景山是我國儒、釋、道文化共存的珍貴遺址群落,山上共保存著50余處古文化遺址。如始建于明代的碧霞元君廟,晉唐時期的金閣寺,等等。
楊子強說,山南部分雖然比山北古建筑多,但是要想營造出景觀公園的游玩體驗,山上原有的古建筑還不夠,需要再建一些新的仿古建筑,錯落分布,才有更好的游玩體驗。
從山南繼續向山頂行進,記者看到一些原本破損的步道,用山上的原石重新壘砌而成。接近山頂時,楊子強指著一塊斷崖說:“這個部分到時會成為一個小瀑布,一共有兩處,現在還沒有完工,等水一通后,這里會變得特別漂亮。”
用設計打開封閉廠區
北京首鋼建設投資公司規劃設計師謝夢介紹,石景山與首鋼的發展息息相關,山野寺廟成為廠區的特殊景觀。依照傳統的園林設理念,“圜通”設計理念應運而生,根據場地現狀客觀條件和需求,進行交通、使用功能、活動空間、景觀視域、景觀生態等多因素多層次的聯通,將原本封閉的廠區打開,納入城市系統。如石景山公園山頂有一座雄壯的閣樓,名為功碑閣,首鋼建筑師利用傳統園林的設計理念,效仿頤和園佛香閣,模仿古代工匠建造而成。
改造設計以尊重現狀、解決歷史,問題和生態保護為主旨,通過植物、水體營造出良好山體景觀。“我們設計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依靠山區地形形成諸多過程性雨水景觀,利用現狀工業水池改建為儲水設施并打造為景觀水景;利用排洪渠、地形天然溝壑及采石遺跡,形成瀑布-溪流-曲水流觴的山水景觀;還利用原有的儲水池結合山溪水源形成山麓水景。”謝夢說。
四季有景可觀
石景山海拔183.7米,攀爬起來還要費些氣力,記者在山上步道沿途看到,新種植的常綠喬木一片一片分層分布。“對山體植被進行改造,增加常綠品種、觀花品種及秋色葉品種,,位置做精細配置。”楊子強說。
具體策略是在整體風貌上,以原有植被為主,呈現山林野趣氛圍;考慮山地土壤貧瘠現狀條件,選擇合適氣候條件和土壤狀況的植物種類,陡坡及裸露巖體區植被修復。尤其是上山路沿線、寺廟、山澗等游客可到達的區域,成為種植規劃,,根據現狀植被狀況和土壤條件,復種和補種觀賞性強或具有寺院文化含義的植物,形成特色植物景觀區;針對現有常落比低,豐富度底的植被現狀,適當增加常綠喬木、彩葉植物和觀花植物,達到四季有景,四時可觀的效果。
北京首鋼建設投資公司根據勘查報告對西麓區危巖進行治理施工,采取了混凝土筑牢、鋼結構支撐、防護網攔護等防護措施,保護游客安全,也保護石景山的安全。
“石景山公園與首鋼整體一起形成大的城市綠色生態節點,具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和連接意義。場地距離六環、阜石路及規劃石龍路較近,有S1線和地鐵設站,交通便利。”楊子強說。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