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大院變文化地標 北京751打造文化時尚消費街區
1954年建廠的751,曾是“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工業項目之一,隨著能源結構調整退出運行后,改造成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斑駁的工業遺存經過改造變成充滿時尚元素的創意空間,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夜幕低垂,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燈光迷離,厚重樸實的老廠房別具韻味。小柯劇場的音樂劇、活的3D美術館數字藝術秀、珍愛時刻植物園餐廳的“夜賞曇花”、ACE CAFE的無酒精雞尾酒party……整個園區成了一座“不夜城”。
751園區與世界知名的798藝術區僅一路之隔。這里曾是中國電子工業系統唯一的基礎綜合能源供應公司和北京市三大煤氣氣源廠之一,始建于1954年。伴隨著北京產業調整和城市能源結構變革,到2003年,751廠煤氣生產正式停產。
當時,798藝術區已發展六七個年頭兒,一批藝術家和文化藝術機構紛紛入駐,文創產業初具規模。老廠房保留工業記憶和歷史風貌的同時,竟能脫胎換骨煥發青春活力,這給751轉型探索帶來了深刻啟發。不同于798文創業的自發性聚集,751從一開始就鎖定了整體轉型路徑,制定了一套整體規劃,并確定了分步實施的路線圖。從具體定位看,751園區主打時尚設計,與798藝術區形成差異化發展。
3年之后的2006年,原煤氣廠凈化車間的粗苯工段設備拆除,751邁出空間再生的第一步。2007年,對751來說是一個新起點,當年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正式亮相,園區大改造徐徐展開。2011年,空中廊橋改造完成,在老工業管道的基礎上修建一條空中步道,把園區大部分建筑連起來。漫步空中步道看設計,更富有立體感。751文化公司總經理張軍元回憶,老煤氣廠的廠房和設備經過一番巧妙改造,強烈的對比和視覺沖擊力讓參觀者過目難忘。如今,這條空中廊橋已成為園區一景,不僅深受設計師們喜愛,也成為游客們玩自拍的重要打卡地。
脫硫塔、鐵路線、運煤廊,這些北京重工業的痕跡在園區依然清晰可見,但要說最惹眼的,無疑還是兩個高聳的大“罐”。這兩個曾經的大煤氣罐,每個可容納15萬立方米煤氣,經過加固改造并新增水電配套設施后,搖身一變成了最具空間感的新聞發布廳。
夜色中,圓形罐體彩燈四射,一場場國際大牌的時尚發布會在這里密集登場。隨著751逐漸成為京城重要的潮流文化風向標,大批設計師前來落戶安家。據統計,751入園企業已達150余家,其中既有設計師工作室,也有輔助配套類企業,其中超8成集中在服裝、建筑、環境、家居、汽車、音樂、文化科技、雙創孵化類等領域。每天多達1500余人的設計師隊伍進進出出,每年數百場發布會舉行,高端時尚設計資源的聚集,給這片老廠區帶來勃勃生機。
751承載著近現代共和國及北京工業發展的歷史記憶。從能源工業到文創產業,轉型12年,751通過時尚產業的植入,讓工業遺存在保護中實現新生。
“下半年園區要啟動文化消費街區建設。”張軍元透露,這是讓工業遺產“活” 在當下的又一嘗試。園區的ACE CAFE,一個月前已完成店外燈光改造,營造夜間消費氛圍。旁觀書社則通過延長經營時間,為社區周邊人群的晚間文化消費提供空間。下月,751園區還將為游客帶來火車市集,特地把20節舊火車車廂運到園區,在園區舊鐵軌上一字排開,形成書吧、設計品展示等潮流空間,還能進行小型潮流新品的發布。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