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墩公園開園添綠南中軸
繼北中軸邊上的安德城市森林公園上周開園之后,昨天,東城區在南中軸南邊建設的占地1.9萬平方米的燕墩城市休閑公園開園,緊鄰公園的市級文保單位燕墩遺址因此得到更好的展示,公園還為西革新里、管村等周邊12個社區近4萬居民提供了舒適的休閑空間。
燕墩公園位于永定門外大街西側,沿著開在輔路上的東口進入公園,眼前山石疊置、樹木錯落、各色花兒綻放,路燈的燈桿上刻有鏤空的隸書“燕墩”二字,以及燕墩的剪影,文化氣息濃郁。往里走,一座古烽火臺在樹影中顯露出來,讓人眼前一亮,烽火臺上還有一座石碑。“燕墩始建于元代,具體年代不可考。它有三個身份,既是元明時期的烽火臺,又是北京城金木水火土的‘五鎮’之一的土鎮,上面還有乾隆御制石碑。”東城區文物管理所原副所長李巖介紹。燕墩遺址分墩臺和石碑,墩臺高9米,底座邊長15米,石碑碑高7.5米。石碑南北兩面有碑文。過去,因為北側是鐵路,南側緊鄰城市主干道,燕墩遺址得不到較好的展示。燕墩公園的建設,把燕墩遺址的西南面亮了出來,讓游客可以近距離欣賞。
燕墩公園是市區兩級折子工程和實事項目,也是北京市2019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重點項目。場地內原為綠化代征地、街道辦事處拆違留白場地以及京津城際鐵路沿線防護區,今年3月16日開工建設,8月底完工,與西側已建成綠地聯通,形成總面積3.9萬平方米的成片綠地。
公園以“城市森林+”為建設理念。在種植上,堅持“多種樹、種大樹”原則。在保留現狀大樹的基礎上,70%選用國槐、元寶楓、白蠟等適應性較強的鄉土植物;并搭配色彩豐富的新優品種植物,如銀紅槭、雞爪槭等,增加秋冬季植物色彩;還種植有漿果類、蜜源類植物,如山桃、石榴、丁香等,為鳥類昆蟲等提供食源的同時,增添公園綠地趣味性。林下,是占全園面積78%的大面積地被植物,如苔草、狼尾草、玉簪等。據統計,全園共栽植喬木30余品種,約1000余株;灌木10余種,約200余株,地被植物43種,面積約1.5萬平方米。同時,公園突出休閑功能,利用地塊狹長的特點,建設將公園甬路與西側綠地貫通,形成了全長約1.2公里的林下蜿蜒漫步道;利用鐵路防護路,設置了與西側綠地連接、全長約800米的直線漫步道;公園內還設置了林下兒童活動場地、林下健身場地、室外半場籃球場等,彌補了京津城際鐵路南側優質戶外活動空間不足的缺欠。
公園還倡導集雨型生態綠地建設。園內鋪裝近2000平方米,全部選用透水鋪裝材料;在園路兩側設置植被淺溝,共約670平方米,可以幫助雨水快速下滲,最大限度實現園內雨水回灌地下水源;在植被淺溝及雨水花園內,種植耐水濕的植物,形成“有水成溪”的濕地景觀、 無雨亦能成景的旱溪景觀,在滿足雨水快速下滲的同時,豐富園內的植物景觀。
編輯:王月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