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個城市夜景照明規劃出爐
當日頭西落,霓虹閃爍,城市的夜幕來臨了。忘了從何時起,夜的信號不再是月與繁星,而是華燈初上。
很大意義上,燈光是城市的象征。它無限延長了白晝,更將街景扮靚。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建設過程中對燈光運用的無章,有些光源開始過分刺目,有些原本純凈美好的自然底色,蒙上了失真的光。
或許在城市的有些區域,可以適當調暗燈光。這是成都最近提出的一項新的實踐——劃定“暗夜保護區”,讓該暗的地方暗,該亮的地方亮。
這與近年來國際上許多公益組織提倡的“暗夜保護”理念不謀而合。只不過,“國際暗夜協會”等組織,是在純粹的大自然中尋覓純粹的、沒有工業照明痕跡的暗夜星空;而作為一座現代化的超大城市,成都是在因地制宜劃定需要“調暗”的區域,讓靜謐的歸靜謐,喧囂的歸喧囂。
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都市與生態自然的本底和諧相融。“在商圈鬧市,需要有出彩的華燈,但在自然生態為主的區域里,燈光只需要滿足最基礎的照明。”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在解讀這一新規劃時說。
暗夜里,自然中,燈光,只能對環境服從。
什么時候起
我們需要“暗夜保護”
成都的“暗夜保護區”作為熱詞躍入大眾視野,起始于近日《成都市中心城區景觀照明專項規劃(2017—2025)》的出爐。
事實上,除了“暗夜保護”,這則《規劃》還透露著許多亮點。例如提出“‘黃白為主、暖黃為輔’的城市景觀照明主色調”;明確“一山雙心、三軸四環、多廊多片”的景觀照明結構;商業核心區和“燈光秀”項目的局部建筑允許使用彩色光源,但“應避免使用大紅大綠等艷俗刺眼的色彩”;還有針對亮燈分時控制,專門提出了“節假日、平時、深夜”三種模式……
但包括劃定“暗夜保護區”在內,這一系列的規劃設定,背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建設一套高標準的城市夜景照明體系。
“這是成都市首次制定關于城市夜景照明的專項規劃。”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稱,在此之前,成都的城市燈光夜景并無頂層設計,難免出現有些燈光過于炫目、有些夜景不相協調、有些照明不夠專業等情況。
而立足于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戰略定位,《規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針對成都的城市特色加強照明管理。“就像歐式建筑,它有自身的風格,因而一眼就能夠被辨識出。”該負責人說,再如新加坡、紐約曼哈頓,其夜景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成都的夜,也需要有自己的風格。
暗夜保護區
燈光應該怎么開
事實上,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們的自然觀也在不斷轉變。因而城市呼吁綠色,發展呼吁低碳。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暗夜委員會在近些年將多處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區域納入“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其中就包括中國西藏的阿里和那曲兩地的暗夜星空保護地。那里方圓數十上百公里沒有一絲燈光,只有星星,將暗夜點亮。
“暗夜”的概念,越來越激起人們心底對自然本底的追逐渴望。
但許多人始終認為,暗夜屬于遠離塵囂的野外,而不是城市。城市當然需要照明。但也可以嘗試,在適當的區域將燈光調暗。
成都出臺的《規劃》,將“暗夜保護”的概念與自身的發展牢牢結合,有種全新的思考。
依照《規劃》,成都將按照該亮則亮、該暗則暗、合理分區、光暗平衡,減少城市光污染源產生的原則,劃定暗夜保護區。要求出臺相關景觀、照明規劃,嚴格控制保護區內和周邊區燈光使用,保留必要的功能性照明和靜態色彩淡雅的景觀照明,不得使用高亮度、高功率的照明設施,不得使用炫目刺眼、動態變化的燈光裝置。
暗下來之后
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成都要劃定的“暗夜保護區”范圍,包括龍泉山森林公園、環城生態區及其他自然生態區、居民集中區、工業區等。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為例,“并不等于那里就完全沒有照明。”該負責人說,那里會保留功能性照明,色彩以黃白為主,燈光會作為自然環境的陪襯和輔助,而不是喧賓奪主。
“有些光彩公司喜歡將一座山或一大片山點亮,把山作為背景來打光”,但在暗夜保護區,只會在保證基礎照明的前提下,盡量弱化燈光對環境的影響。
居民集中區也會被劃定為暗夜保護區,禁設對居住建筑有干擾的照明設施,嚴格限制居住建筑的廣告照明,讓夜晚更安詳。
城市的暗夜保護區,實際上是對照明方式的一種全新表達。在國內城市的實踐中,杭州也有出于生態環境保護需要而對人工光進行限制而劃定的專門區域,叫做“城市黑天空保護區”。
城市的發展已經讓更多人逐漸意識到,應該在該暗的地方暗下來了。
暗下來之后,我們會看到什么?
可能會有螢火蟲、有淡淡的樹影,有更加低碳的城市,還有久違的星光。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