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首個由小學生參與的城市更新街區亮相
昨天,“讓夢想照進現實”——紫竹院街道邀請小學生參與城市更新雕塑落成儀式在海淀實驗小學蘇州街校區舉行,師生們一同觀看由孩子們自己設計的雕塑作品。本報記者 饒強攝
寓意“前行”的蝸牛雕像,可以連接藍牙音箱、無線WiFi的遮雨亭,水波般流暢的休憩座椅……在昨天上午亮相的首個小學生參與設計的城市更新街區項目中,小學生們奇思妙想的設計讓人贊嘆。
這個項目位于海淀區實驗小學蘇州街校區門前,在校門口到主街道廠洼中路1096平方米的公共空間里,遮雨亭、家長等候區、多功能座椅、全季景觀立體草坪等設想紛紛落地,其中,還有兩位小學生設計師獨具匠心的雕塑設計,引人關注。
從廠洼中路向東拐入一條小街,原本平淡無奇的街道忽然變得繽紛精致起來,兩側香草綠植錯落,花壇邊如水波般流暢的曲線座椅一路蔓延至實驗小學校門前,以“童真”為主題的地面彩繪更為這里增添了生機活力。離校門口十幾米遠,俯瞰如月亮般的遮雨亭被鮮花環繞,家長們既可在此避雨等候,還可連上無線WiFi休閑娛樂。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曲線又柔美又能最大程度利用空間。”曲線座椅小設計師、12歲的張子宸說,她期望通過這個設計,讓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們能有更多的休閑空間。
在這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有位于路口和學校門口的兩組藝術雕像,分別取名《希望》《前行》。在作品《希望》中,小孩伸展手臂坐在“問號”上,作者12歲的米昭陽如此解釋它的含義:“從小的時候,我們就會針對新鮮事物提出千千萬萬個為什么,為什么天是藍的、為什么鳥兒會飛,老師也會鼓勵我們要提問、要思考。”她說,她希望通過這種發問的方式,鼓勵大家通過思考揭開人生一個又一個問題的答案。
而在作品《前行》中,10歲的鞠瑩則設計了一個憨態可掬、努力爬行的蝸牛。“每個人的成長是一步一步的,我期望我們能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爬、一點一點積累,然后積水成淵。”鞠瑩說。
“正是有了孩子們的設計,讓這條不到200米的小巷由內而外煥發了生機。”居住在這里的秦女士贊不絕口, “以前,這里有違建,也有小花壇,接送孩子的車隨意停到花壇里,環境臟亂、秩序混亂。如今,違建拆了、路權劃分了,路人駐足停靠,享受精致美景。”
讓小學生參與街區設計,這在轄區紫竹院街道乃至海淀區都是頭一份。去年11月這里剛剛啟動街區更新時,也面臨著“小學生能否參與街區規劃”的質疑聲,但沒想到,16名小設計師從200份自我推薦表里脫穎而出,來自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的責任規劃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區青年匯等專業團隊先后加入,帶領孩子們現場踏勘、作品加工、細節設計,讓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法紛紛落地,雖然效果可能尚有不足,但整個過程很有意義。“與其說我們帶領孩子們,還不如說我們在向他們學習。我們運用可實施的技術讓孩子們童真眼光下的方案變為真實,很有趣。”設計師李平安說。
在設計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還借鑒印象派手法,用馬賽克和燈光打造出溫馨夢幻的夜間模式。“冬天來了,我們還可能將座椅改造為多功能的,讓來接孩子的家長等候時多一分溫暖。”張子宸說。
紫竹院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戰歐說,這只是紫竹院街道今年首個由責任規劃師領銜、小學生參與的街區更新項目。接下來,魏公街國際時尚文化街區改造提升、西三環北京外國語大學地下通道改造項目將陸續落地。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