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17處歷史建筑全部有了“度身定制”規劃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廣州市第四、五、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規劃,這意味著廣州已經公布的6批、共817處歷史建筑全部有了“定身定制”的保護和利用規劃。規劃為歷史建筑未來多樣化的活化利用提供最大可能性,在保護歷史文化價值的前提下,鼓勵活化利用,盡量減少對合理使用的限制。
為多樣化利用提供最大可能性
根據《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和《廣州市歷史建筑和歷史風貌區保護辦法》的規定,每批次歷史建筑都要在公布后編制保護規劃,明確保護利用原則,劃定保護范圍,分類提出保護利用要求。2016年廣州公布了第一批398處歷史建筑保護規劃,2018年公布了第二、第三批歷史建筑保護規劃,本次公布第四、五、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規劃,意味著廣州已經公布的6批、共817處歷史建筑全部有了“定身定制”的保護和利用規劃。
目前廣州市已全部完成文化遺產普查的歷史建筑線索認定,全市歷史建筑名錄基本穩定,總數達817處。后續將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完成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并根據保護利用工作需要動態調整保護名錄,由市住建局完善歷史建筑安全及修繕監管等制度建設,由各區人民政府完成掛牌工作及落實巡查、監管等日常管理工作。
歷史建筑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由通則文本和保護利用圖則組成,其中保護利用圖則是針對每處歷史建筑“量身定制”:記載歷史建筑的基本屬性和價值特征,劃定保護范圍,明確禁止性用途,提出合理利用建議。同時還為每處歷史建筑繪制了核心價值要素信息圖,把需要保護的立面、平面、結構、部位和裝飾等,以圖文對照的形式逐一標出,既方便保護責任人使用,也便于監管。
同時規劃為歷史建筑未來多樣化的活化利用提供最大可能性,在保護歷史文化價值的前提下,鼓勵活化利用,盡量減少對合理使用的限制。明確歷史建筑可活化為民宿、客棧,特色餐飲,展示場所等,而且在符合相關要求情況下,還可申請適當增加其建筑使用面積。
在活化利用方面,要求遵循四大原則:合法、適度、多元和開放。其中提出,歷史建筑的利用方式應該避免同質化,適應所處地段的區位特點和不同社群的使用需求,鼓勵適度混合的多功能使用。此外,鼓勵有條件的歷史建筑采取定時開放、預約開放、掛牌介紹說明等多種形式對公眾開放,充分彰顯歷史建筑的特色價值,充分發掘其社會文化效益,充分發揮其教育、科普作用。
紅線女舊居、二沙島跳水臺、紅專廠站臺等入選
第四批歷史建筑共52處,以村落遺產為主,主要集中在白云、番禺、南沙三區,集中體現了廣州周邊村落豐富的歷史遺存和建(構)筑物類型。包括紅線女舊居、白云區書院群、以及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南沙牌坊等。
南沙牌坊
第五批歷史建筑共有103處,其中,越秀區共27處,是廣州公共建筑、摩登住宅,體現東山洋樓特色風貌和價值的建筑代表。荔灣區共76處,是廣州商貿建筑、騎樓,體現西關特色的風貌和價值建筑代表。
第五批歷史建筑名單的第一號就是二沙島露天跳水臺。該跳水臺建成于 1956年,在此訓練的運動員們屢獲佳績,誕生了一批世界冠軍,包括陳肖霞、李巧賢、譚良德、李宏平等人。培正小學善正樓也入選了第五批歷史建筑名單,位于越秀區東山街道恤孤院路48-1號培正小學內,高4層,磚混結構。建筑為中西結合式風格,外立面為清水紅磚墻。此外,名單內還有市民非常熟悉的永漢電影院。
培正小學善正樓
廣州市第六批歷史建筑的共96處,廣泛分布于越秀區、海珠區的歷史城區內,以及天河區、黃埔區、花都區、增城區、從化區和南沙區的傳統村落中,以村落遺產為主,類型涵括祠堂、家塾、炮樓、近現代住宅、傳統民居等,其中的祠堂、家塾、涼亭、門樓等公共性較強的傳統建筑,是村落傳統生活的集中體現。
花都楊氏更樓
第六批歷史建筑中,位于花都區炭步鎮的禮耕家塾,是該區為數不多保存較好的學堂建筑;花都區的楊氏更樓、從化區的鐘樓村炮樓等則是廣州市保存較好的防御建筑,見證了廣州周邊村落防御外敵的歷史;近現代住宅如位于越秀區東山街道的馨園,是中西結合風格的獨立式住宅,現已活化為精品民宿和嶺南建筑博物館。此外,廣東罐頭廠(紅磚廠)內的冷庫、包裝倉庫、站臺等工業遺產也納入名單。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