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成立 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1月5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議在海口召開,意味著海南國家公園研究機構正式組建。這是海南第一個國家公園科研機構,將吸引國內外人才聚集助力海南熱帶雨林資源的保護發展和國家公園建設。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可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替代的物質和生態功能服務。海南熱帶雨林是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熱帶雨林。2018年,國家批準海南開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為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自啟動以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我省建立協調機制,聯合成立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持續推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目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立法等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全力推動科學保護熱帶雨林,描繪海南綠色底板。
匯集科研人才助力熱帶雨林保護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專業性強,創新點多,而且標準設置高,為此國家公園建設需要人力資源開發、科技支撐和資金扶持,需要加強人才隊伍、科技、智慧國家公園等配套支撐和項目建設。
經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第一屆理事會選舉,由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擔任研究院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夏斐介紹,組建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一項重要任務,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依托海南大學等單位,組建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并具備職稱評定和每年安排經費渠道等條件的國家公園研究院,將其建成國家公園的高端智庫、科研平臺和國際交流合作橋梁。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的定位是打造高端智庫,吸納國內外專家參與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科研保護工作。海南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院校共同發起了該研究院的組建,第一屆理事會選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先生為理事長,理事成員中還有來自昆士蘭大學、哥斯達黎加大學、哈佛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的學者、科學家。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長章新勝稱,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作為一個綜合性國際平臺,將舉辦國家公園建設交流論壇,成立人才智庫,繼續吸納更多的科研人才參與進來,為海南熱帶雨林資源的保護與發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科研決策和咨詢。
哥斯達黎加大學教授古特雷斯認為,熱帶雨林的保護對全球氣候變化有重要意義,中國建立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將對整個東亞地區的熱帶雨林保護起到示范作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秘書長瑪爾塔則建議,依托國家公園研究院的平臺,可以建立國際化的科學實驗室開展熱帶雨林生態資源的保護研究。
研究出臺國家公園管理條例
國家林草局原總經濟師、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副理事長張鴻文認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關鍵在于試“體制”,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體制建設上要構建統一、規范的管理體制,體現出扁平化管理的特點。
2020年,我國將結束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總結評估經驗,正式成立一批國家公園。同時,國家正在加快國家公園立法進程,我省也將在國家公園立法基礎上推動出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條例,讓國家公園建設有法可依。
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資金保障必不可少。張鴻文提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要多渠道、多元化籌資保障國家公園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可以考慮成立國家公園委員會吸納社會資金用于國家公園建設。除了吸納高端人才外,還要與科研院校加強合作,一起開展公園的管理隊伍、社區居民的專業培訓。
此外,今年我省繼續推動國家公園基礎工作,包括抓好生態保護、交通、旅游等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審批,積極探索社區參與、共建共享的保護模式,在國家公園特許經營上作出探索,調動當地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國家公園的保護利用。
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加快推進
目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得了標志性進展,科學劃定了保護范圍,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及上報到國家林草局,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也已經啟動,國家公園展示區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已經啟動,擬在吊羅山、霸王嶺、尖峰嶺等地試點開展電子圍欄和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建設。
經過將近一年的探索,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呈現出四大亮點:一是建立部省協調機制,共同推動國家公園的建設,這種中央和省協作推進機制是全國首例,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強勁動力。
二是生態搬遷試點先行,早在2015年,我省就對位于鸚哥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銀坡村、坡告村實施生態搬遷,先行探索了生態搬遷模式,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搬遷提供了寶貴的可借鑒推廣經驗。目前,白沙黎族自治縣的南開鄉3個自然村實施整體生態搬遷,預計今年底前將完成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所有村莊搬遷工作。
三是網格化管理,使森林管護責任落實到每個護林員,落實到山頭地塊。
四是積極推動國家公園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展示區項目建設和保護基礎設施規范化建設以及國家公園片區概念性規劃。構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資源基礎數據庫及統計分析平臺。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啟動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開展電子圍欄示范點建設。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