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貝思 丨化腐朽為生機——池州護城河遺址公園景觀與海綿設計
緣起ORIGIN
第一批海綿試點城市共16個,16個海綿試點城市三年(2015-2018)計劃實施試點區域總面積為435平方公里。池州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有著水資源豐富,地下水位高的特征;且試點區域位于老城區,為改造項目,難度大;另外合流制系統、黑臭水體等城市問題都期望伴隨這場改造運動同期得到改善。
海綿試點城市肩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首當其沖要快速緩解內澇,改善公共景觀環境和水環境,同時促進海綿產業發展,加強政策的引導,并不斷獲得社會的支持和認可。2016-2018歷時3年多,阿普貝思、雨人潤科和池州重點項目辦公室通過三年的協作,將池州市中心以前的一個黑臭水塘落地為市民的親水濕地公園。
分析ANALYSIS
項目位于高密度開發老城區,周邊醫院、銀行、單位宿舍、部隊大院、違建等各種性質的建筑把原本護城河圍合成了一個小小的黑臭水塘。雖然紅線面積只有3.5公頃大,但是由于項目處于該片區的低點,同時處于合流制片區,需要協調考慮的面積達到15公頃以上。
項目周邊用地及面積
設計難點:
1.紅線外約4.7公頃的小區和建筑的雨污水直接排入該水體,雨污分流改造難度大;
2.下游規劃污水管徑為DN400,排污能力有限,雨季控制效率影響大;
3.北側小區室外地坪標高低,暴雨季節水塘水位曾經淹沒到房屋首層;
4.水體周圍被大量違章建筑包圍,完全被隔離,水生態環境惡劣。
改造前的遺址是一個黑臭水塘
設計目標:
1.活化片區消極空間,將水體改建為市民可以休閑的公園;
2.改善水質,修復水體生態功能,改善動植物棲息地環境;
3.改造成海綿城市的人工濕地,年徑流總量達到85%,應對30年一遇暴雨。
水系統設計WATER SYSTEM DESIGN
水系統方案設計分為5個部分:
1.截污系統方案設計;
2.內源治理方案;
3.源頭海綿設施;
4.防澇系統;
5.水循環和水體生態系統構建;
水系統綜合改造策略示意圖
外圍污水匯入分析
首先依據周邊區域的可改造實施難度,沿水體東側紅線外修建DN400的截污管線將東側區域內的雨污水接至水體南側市政道路上。同時配合修建合流制溢流(CSO)調蓄水池,應對高峰時期的污染負荷。其次,通過對內部清淤、水體內部垃圾漂浮物進行清理等措施來實現內源治理。
項目周邊區域高程分析
在源頭方面,通過雨水花園、植草溝、垂直流濕地對場地內產生的徑流量進行低影響處理。對內部場地的豎向進行細致處理,結合溢流調節設施,保障北部小區達到30年一遇暴雨的防澇標準。為了保持水體自凈能力,設計微生物和水生物生態系統和水循環路線。
水系統方案設計
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
場地原本為池州護城河中的一段,隨著城市的不斷建設和發展,護城河消失殆盡,只剩下了這1.8公頃的水塘。水體被各種建筑遮擋包圍,雖身處鬧市,但其實是人們認識中的一塊“飛地”。水體處于該片區的低點,與紅線周邊的市政標高差異很大。我們想把這塊不大的、凹陷于城市四周的水體設計成公共開放空間,期望營造一種行走在水上的感覺。看似是一條簡單的環形步道,但是期望這種漂浮的感覺隨著周邊的界面的變化、植物的空間、步道的空間的變化而能夠步移景異。
鳥瞰圖
南面是城市到自然濕地過渡的界面,相對開敞的空間結合一系列綠島,以及主入口的跌水景,將市民引流入公園內部。
入口水景
東側空間狹窄,用臺地和垂直流濕地來處理外部市政道路和園區內部的高差,同時用臺階進行內外交通的鏈接,形成園區的次入口,臺地旁邊是親水步道;在西側是漫步水岸邊的感覺;
側臺地與垂直流濕地
北側銜接新華書店宿舍區,以給老人和小孩提供一些游戲的空間為主,水邊是比較規整的植物觀賞型濕地,可以在這里停留、回望;
北側濕地效果圖
北側濕地
水體西側是市第二醫院的擋墻駁岸,所以在西側設計一種不停在水岸和島嶼中穿梭的濕地體驗,同時增加了一些特色廊架,使得人行走其中時,可以沉浸在這個濕地的氛圍里,而不受雜亂的城市天際線的困擾。
東側濕地連廊效果圖與實景圖
效益SIGNIFICANCE
生態效益:通過截污工程與合流制溢流調蓄池的利用,污染負荷削減率達84%以上。作為合流制溢流調蓄水池的溢流受納水體,可提供1.8萬立方米的調蓄空間。湖體水質從黑臭水體到穩定Ⅳ類水標準。通過恢復湖體生境,提高植物群落和動物多樣性,該湖體已成為野鴨、白鷺等野生鳥類棲息地的重要場所。
經濟效益:本項目采用EPCO模式進行建設,施工單位除負責項目建設外,還承擔本項目10年運營維護工作。項目解決區域13.2ha的雨水問題。
社會效益:建成后的遺址公園已成為可進入的濱水活動休閑空間,與之前破敗的氛圍不同,公園為居民休閑活動和為市區生態教育工作提供場地。隨著公園內鍛煉和家庭游覽的活動增加,有效帶動老城區的區域活力。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池州護城河遺址公園景觀與海綿設計
項目地址:安徽省池州市
業主單位:池州市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管理辦公室
設計單位:阿普貝思(北京)建筑景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北京雨人潤科生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主創設計:鄒裕波、趙楊
設計團隊:譚斌杰、童景星、趙雯、潘雪、王凱、肖琳、楊曉輝、王嘉楠(阿普貝思)
劉強、林聰、俱晨濤、李貞子(雨人潤科)
施工單位:池州市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管理辦公室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