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D杰地景觀丨自然與藝術相結合的參與性景觀——后海小學未來花園
項目背景
2021年,在南山區相關部門的統籌、一系列社會組織機構的參與下,“花開南山”南山區社區共建花園行動計劃正式發布,現面向全社會招募對社區有情懷、有理想的設計師加入。
生境營造,花園為媒
此次計劃以花園為媒介,連接人與自然,邀請設計師共同關注城市小微空間環境提升,對修復城市破碎生態系統的價值。通過營造不同的生境,以針灸的方式一步一步改變城市的自然基底,讓城市居民能生活在一個更為鳥語花香的環境,學會與身邊的環境相處。
共建 x 設計
GND杰地與后海小學共建美好花園
在由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主辦的小美賽第8期|“共建×設計”——“花開南山”南山區社區共建花園項目中,GND杰地景觀從21家參選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為10家入圍單位之一。入圍后,主辦方組織了十家入選設計單位與十個意向地塊的“花園主”開了一次見面會,設計師與“花園主”雙向選擇并完成配對,最終,GND杰地景觀成功牽手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后海小學,共建選址“百果園”。
▲多方共建
項目理念
共建-共生
秉持共建-共生的核心理念,本項目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屬性,組建以小學生為主體,共建單位、專業學生共同參與的志愿者團隊,旨在通過設計一系列工坊引導小學生從零開始認知設計,激發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親身參與建造一個心中的理想花園。
調研與溝通
本底調查
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南山)后海小學籌建于1998年,是一所由南山區人民政府投資興建的全日制公辦小學,1999年9月正式建成開學。學校占地面10239㎡,建筑面積7550㎡,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600人,專任教師104人。
▲項目區位
后海小學陳校長為我們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帶我們了解即將被改造的花園背后的故事:老師精心挑選的桑樹、楊桃樹、石榴、龍眼樹,學校給孩子們設立的小氣象站等等,無不體現出學校對學生課余生活的用心。為了加深對場地原本生態的了解,我們邀請了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小伙伴帶領我們做了本底調查,了解到在我們眼里統稱為“雜草”的植物竟然多達70+個品種,現場還有很多小動物活動的蹤跡。在與學??茖W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了學校戶外自然教學場地的缺乏。我們甚至還“潛伏”進了大隊委退役座談會,跟可愛的學生們做了一次出其不意的“第一次接觸”。
通過現場詳細的本底調查,對現場現有的動植物品種、數量以及生存狀態有較為詳細的了解,為后續設計過程提供技術支持。
▲后海小學生境花園前期植物調查表
▲后海小學生境花園(百果園)前期動物調查表
共建花園的圓桌討論會丨心愿便利貼
孩子,是這座花園最重要的主人,GND杰地一直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座無窮無盡的寶藏。他們擁有新奇、自由、大膽的想法和屬于自己獨特的觀點與思考。為了不錯失這些珍貴的寶藏,我們走進后海小學大隊部,以“思辨·探討·發聲”的形式,與孩子們展開了一場關于共建花園的“圓桌討論會”,并讓各位“小主人”以便利貼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
你想在未來花園看到什么?
▲心愿便利貼
共建工坊
未來設計師計劃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我們通過共建工坊實踐活動帶領孩子們從書本走向實踐,提高思辨能力,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首次工坊于8月6日舉行,引導后海小學的學生從尺度、光照等空間維度理解設計與場地之間的關系,并提出自己對場地的改造需求。GND杰地的設計師在綜合考慮之后轉化進設計之中,并預留了兩個在時間維度的余白,與學生共同填補——再生磚和木作。學生們通過親手制作,將自己與學校之間的記憶紐帶存留在這片場地之中。而隨著時間變遷,將會有更多的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填滿這片場地的留白,也填滿他們記憶之中的留白。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最終的共建花園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場地現狀
花園位于學校教學樓北側,操場西側?;▓@原本被綠籬和植物牌圍合起來,上層喬木郁閉,下層或是土壤裸露,或是地被散布,許多小動物雕塑和石頭彩繪閑置在地面上?;▓@里還有學校老師特意挑選種植的各種果樹。豐富的內容和基底為我們改造預留了很多可能性。
▲基地現狀
設計策略
本案景觀設計在多方協作共同努力下,秉持共創-共建-共生的核心理念。將生態適應性景觀設計、多樣的功能需求、場地使用者的訴求,以及后期運營的可持續性相結合,以生態為基底,構建層次豐富的景觀布局,重新激發場地活力,促進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為師生提供感受與體驗自然的更多契機。
▲功能分區
花園運營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通過組織系列共建工坊,讓師生們深度參與到花園策劃、設計、建造的全過程中,幫助師生成為自己環境的管理員。為后期花園維護、管理及運營奠定了基礎,也為校園生活帶來更多趣味與活力。
藝術生態
設計融合生態與藝術,植物設計以場地原生大喬木為主,打開下層空間,維護管理便利,結合鋪裝營造可參與的趣味空間。讓師生們在課間休息時感受到植物的氣息,獲得樂趣與健康。廢棄資源回收利用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環??沙掷m發展。設計師回收原場地被移除植物,為LOGO、指示標牌、園路籬笆、戶外創意坐凳展示面提供了原材料,這些裝置隨時間變化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厥战ㄖU料瓦片、磚、玻璃瓶等,在設計師和專業學生們的引導下,小學生們通過構思、設計、重組、拼接、制作,形成獨一無二的再生磚,用來作為園路汀步,藝術創作讓舊物重新煥發生機且有情感記憶點。
▲植物造景
▲環保再生
空間設計
自然與藝術相結合的參與性景觀
戶外活動區
學生們表達了對戶外桌凳和交流空間的渴望,設計團隊的回應是創造了一個靈活的戶外活動空間,靠墻一側放置竹構筑物-植物標本花架及裝飾圍欄,是空間創意裝飾品也是自然教育教具。蜂窩狀休憩長凳由鍍鋅鋼、防腐木、建筑廢料和場地回收的樹干制成,可作為坐凳和講臺,供休憩或演講者使用。長凳旁場地原生喬木為戶外坐凳提供了舒適的休憩遮陰區域。
趣味秋千
隱于林間的趣味秋千,擇址廊架和走廊欄桿之間的半圍合空間,在滿足孩子們歡樂要求的同時,保證孩子們在游玩時的安全性。入口園路蜿蜒的形狀延續了場地設計思路,利用場地回收的樹干樹枝作為圍欄,放置于種植區域邊緣。常綠、落葉、觀花與原生景觀植物在此創造了獨特的生態系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回收的木材將通過再生過程溶解到土壤中。
未來花園
「后海」出自《禮記·學記》: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蛟匆玻蛭?。此之謂務本。」 「后?!故亲员驹闯霭l,「未來」是希望?!竸毡厩笫?,共建未來」是我們對所有孩子的期許。
生境花園
方案設計頭腦風暴階段,未來設計師們對水塘充滿了熱情。考慮到學校已設置有幾處養魚的地方,不如做一些新的嘗試吧!雨水花園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改善局部小氣候,從而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統。
▲剖面圖
植物的搭配充分考慮了顏色和質地的變化,豐富的品種也為后期自然教育提供了合適的場所。結合校園不同場地的植物生境合理運用鄉土樹種,讓學生們用體驗探索來獲得本地區自然植被的實踐經驗,培養環境管理意識,實現可持續發展教育。
植物造景
景觀設計師希望師生們在這個空間內時能感覺到自己沉浸在一個豐富的花園中,圍繞原場地廊架打造多處植物組團景觀,希望大家慢下來體驗、觀賞園景。并保留一直都「駐守」在花園中的小動物雕塑們和石頭彩繪,并將它們與植物相結合,形成新的景觀,等待孩子們去探索發現。
探索自然·感受美好
項目建成后建立起學校與環境、自然、人的關聯,可以讓孩子們用體驗探索來感知教育,豐富孩子們的精神文化成長。
孩子們來到花園親近自然,在林間穿梭、嬉戲玩耍、探索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饋贈。
▲照片版權©車迪
本案景觀設計基于功能需求和使用者訴求營造自然、交往、健康的空間環境。通過游樂、社交、學習等多種生活場景的構建,為師生們提供觀賞、休憩、自然教育和戶外活動的花園。生境花園、植物造景照顧到動植物的共生關系和可持續性;戶外活動區、趣味秋千提高了空間使用率,為孩子們課余的活動空間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通過組織共建工坊,為后續可不定期組織學生手作實踐活動奠定基礎。
▲總平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后海小學未來花園
項目地址:廣東 深圳-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后海小學
主辦單位: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聯合承辦:GND杰地景觀、蛇口社區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深圳市綠色基金會、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
支持單位: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后海小學、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設計執行:GND杰地景觀
社區花園:校園型
設計面積:約350㎡
設計內容:景觀改造提升
設計時間:2021年7月
竣工時間:2021年12月
主持設計:丘戈、李冰、岳雪
方案設計:羅峰、楊柯
園建設計:戴建利、李冬美
植物設計:曾鳳玲
師生團隊:林毅穎、李劍、胡志杰、羅嘉綺(導師團隊)。徐翔、鄭志德、葉田田、伍思妍、黃洋、羅婉清、茹芷瑩(學生團隊)。
施工單位:深圳市景秀綠業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攝影:曾天培、車迪
策劃/視效:iDEER LAB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