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看上去是綠色的,為什么叫“紅樹林”?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嶺頭島保護小區。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植物群落。大多數紅樹植物樹皮和木材富含單寧酸,單寧酸被氧化而呈紅色,紅樹林由此得名
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海岸線上,有一種特別的樹林,猶如一道“綠色長城”,保護著海岸帶生態系統的平衡。這就是紅樹林。
明明看上去是綠色的,為什么叫“紅樹林”?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植物群落。僅從葉片顏色來看,除海漆的葉片春夏之交呈鮮紅色之外,絕大多數紅樹植物終年常綠。之所以被稱為“紅樹林”,是因為大多數紅樹植物樹皮和木材富含單寧酸,單寧酸被氧化而呈紅色,紅樹林由此得名。
與其他生長在陸地的森林植物不同,生長在海邊的諸多紅樹植物長期適應于高鹽、強酸、低養、缺氧、風浪等惡劣環境,使得它們有了許多特殊“技能”。比如,紅樹植物的根系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海水淡化系統;它們具有非常發達的地上氣生根,在狂濤巨浪前屹立不倒;它們的葉片常具有厚厚的角質層,隱藏于表皮下或葉片背面的氣孔也能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是名副其實的“節水專家”;還有相當一部分紅樹植物進化出了植物界少有的“胎生”繁殖方式,以適應潮間帶惡劣的環境。
紅樹植物龐大的地上氣生根系統具備消浪、緩流、促淤、固土等功能,會在海岸形成堅實的天然屏障。這不但為動物躲避敵害提供了理想場所,還可以有效減弱臺風及風暴潮的破壞力。此外,紅樹林外廣闊的灘涂和豐富的底棲動物,還是長途遷徙鳥類的“加油站”,對候鳥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迄今為止,在我國紅樹林濕地記錄到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000種,紅樹林也因此被稱為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
此外,紅樹林還是重要的碳庫。200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指出,紅樹林、濱海鹽沼和海草床等海岸生態系統能捕獲和儲存大量有機碳并永久埋藏在土壤里,被稱為海岸帶“藍碳”。紅樹林由于周期性的潮汐淹沒、土壤厭氧和獨特的復雜根系,能有效捕獲懸浮物質,埋藏有機物,并降低有機質分解速率,進而達到固碳的效果。
作用這么多的紅樹林,卻十分稀有珍貴。它們非常怕冷。全球紅樹林大致分布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福建福鼎的沙埕灣是我國紅樹林天然分布北界,人工引種北界則在浙江樂清灣。因圍海造田、圍塘養殖及城市化等原因,紅樹林生長空間一度被壓縮,現有的紅樹林更加彌足珍貴。
2000年以來,隨著紅樹林的生態效益逐漸為人們所了解關注,我國通過嚴格的保護和大規模的人工造林,成功遏制住了紅樹林面積急劇下降的勢頭,成為全球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我國針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0年聯合發布的《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為我國科學保護、科學修復紅樹林提供了操作指南。目前,我國成立了多個以紅樹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地,大部分天然紅樹林被納入其中。
紅樹林守護海洋,我們守護紅樹林,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紅樹林保護的隊伍中。
(作者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本報記者劉詩瑤采訪整理)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啟幕
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于1998年首次在上海召開,每年在上海及北京兩地輪流舉辦,25年來已成長為亞洲知名的國際花卉、園藝及園林行業品牌旗艦展覽會。每年行業各大品牌的新品發布【詳細】
數字多媒體總設計師揭秘首博“輝煌中軸”大展
沙盤里的北京中軸線逐漸被暮色籠罩,座座古建遺產氣勢恢宏,道路上流淌著金色的車流。展覽籌備兩年,營造出古今相通、虛實交織的沉浸式中軸線文化體驗空間【詳細】
公園城市需要怎樣的社區?看成都首批未來公園社區
隨著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深入推進,公園城市應當建設什么樣的社區,怎樣建好品質化現代社區?面對這一課題,藍綢帶未來公園社區折射出成都的答案——探索建設未來公園社區【詳細】
張廣漢:生動展示千年運河的文化底蘊
隨著遺址發掘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大運河的精神內涵將得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