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李傳國:中國需要多少大劇院
日期:2008-10-07 來源:北京科技報 作者:李傳國 我要評論()
9月20日,中國青年報記者撰文稱大劇院正如牛皮癬一樣在中國泛濫起來,在看到這種現象后,就連一向溫和的濮存昕也發火了,他說,重慶大劇院投資15億;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投資11.4億;廣州歌劇院投資10億;武漢琴臺大劇院投資10億;杭州大劇院投資9億;河南藝術中心投資9億;連地級市的寧波大劇院也投資6.19億;廣東東莞大劇院投資6億。 面對如此現象,我們不禁悲喜交加:喜的是中國的文化生產力已經越來越受到領導的重視,并且在以一種勢如破竹的態勢發展,濮存昕列舉的這些大劇院也只不過是中國正在興起藝術風潮現象的冰山一角;悲的是中國是否需要這么多的大劇院,值得我們懷疑。這是一種間接的形象工程,還是真正的為人所需條件的產物嗎?不禁讓我們每一個普通市民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巧合的是,就在這兩年,博物館也受到了人們的特別關照,繼重慶自然博物館面向國內外招標,東莞將建立工業遺產博物館、武漢將建全國首家鋼鐵博物館、大慶將建立遺產博物館、徐州將建新的音樂廳和美術館之后,四川都江堰也將斥資億元建當代美術館群,這些引起了市民的普遍關注。據介紹,在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博物館得到了一次大“解放”:1980年至1985年,平均每10天全國新建一座博物館。1984年,每2.4天全國就有一座新博物館出現。在1949年之前,全國僅有21座博物館,到八十年代末,中國博物館的數量就達到一千多家,截至到1994年全國文物系統的博物館共計1161座,而且這些博物館大都面積巨大。 1992年,全美獨立博物館總數應該是8934座,在這近9000座博物館中,有75%是小型或微型博物館。這些小博物館一般只有兩名全職員工,年度預算低于9萬美元。這樣看來,美國有一定規模的正規博物館也只有2000多座,與我們現在的博物館數量差不多。 但如今,在經歷了盲目的大建設后,中國的博物館面臨著數量過盛、內容陳舊、長年失修、更換周期長及管理人員水平和素質不高等問題,現在很多博物館面臨著長期門前羅雀的窘境。 面對新一輪的“大劇院”工程風波,我們應該更理性、慎重評估人們真實的文化需求,我們不需要“大躍進”式的自欺欺人,我們需要是給市民帶來真實的改變。這正如濮存昕提出的質疑一樣:“它們能夠有那么多的演出嗎?顯然不可能”,“不管是我們的地方領導,還是負責的文化官員,他們沒有心思做重要的內部工作,而是把精力都花在劇院的外形上,把劇院當做是一個標志性建筑,和那些商用的高樓大廈一樣,就是個普通的城市地標。” 作者系山東祥城石雕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