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成為城市的“靈魂”
讓綠色成為城市的“靈魂”
城市是人類聚居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人口仍將繼續增加。城市環境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生活的質量,“城市與自然共存”成為各國城市一致追求的目標,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條件。?與城市共存的自然,就是指綠色植物、園林綠地。對一個城市來說,建設“綠色空間”并不需要有很大的花費,關鍵是要注重環境的規劃和管理。
每個城市都應留出公共的綠色空間,即綠化良好的、公眾可以相互溝通的人性化地區。這種“綠色空間”是城市居民區的靈魂,它美化環境、陶冶人們的性情、增進城市居民的社區意識和綠色意識。城市中央商業區的規劃也不應忽視綠色空間,而好的綠色空間能使各社區和商業區大大增值。?
在這個方面,西方一些國家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夏天,在高處俯瞰巴黎,茫茫綠色盡收眼底,一些著名的建筑被這些綠色淹沒其中,星星點點的屋頂仿佛是綠色海洋中的小船。巴黎市大中小各類“綠色空間”構成了巴黎主要的綠色風景。法國在城市規劃中除了道路必須高度綠化外,還要求居民每人擁有并管理好私人住宅旁的綠地。塊塊私人綠地構成了城市最小的綠色空間。巴黎郊區的布洛涅森林和樊尚森林被稱為巴黎的兩個“綠肺”,也是巴黎最大的兩塊綠色空間。森林公園里有繁茂的樹林、人工湖、網球場、體育場,以及數十公頃的大草地等,供人們休閑、娛樂。巴黎市政府還擬定了一項長遠規劃,以使這兩大森林始終保持生機和寧靜……?
綠化和美化城市環境,不單是栽樹種花,使城市環境達到舒暢、美觀的目的,而且還要建立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就像在華盛頓中心廣場散步時,林中竄出幾只小松鼠拱足向行人討果吃,莫斯科街頭一群群鳥兒在游人中間覓食一樣,這些都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真實場面。?
當今的城市,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環境質量不斷下降。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因遠離綠色,遠離大自然,對城市環境的喧囂和擁擠日感不安。于是,人們渴望綠色,返歸大自然的呼聲日漸高漲。“保護自然,崇尚自然、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人們為綠色革命提出的口號,并付諸于實施。?
誠然,人類離不開綠色環境,同時還需要創造綠色環境,努力營造綠色城市。城市是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未來。為城市創造一個擁有和平、尊嚴和繁榮的未來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城市環境的綠化,尤其維持城市的生態平衡,是與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不能對祖先遺留的綠色財富坐享其成,還要給子孫留下藍色天空、綠色草地,不然的話,將會給后代留下千古罪名。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