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月季綠枝扦插技術
付彥秋
(長春市園林科學研究所 130062)
現(xiàn)代月季(Rose hybrida Hort)是薔薇科薔薇屬的木本花卉。有“花中皇后”的美譽,深受人們喜愛。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國有30多個城市將其選為市花。切花月季為現(xiàn)代月季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品種分類上屬于雜種茶香月季(HT)和豐花月季(FL)品種系列,在世界花卉園藝中,切花月季已占全部切花總量的第三位,而在我國,近幾年來切花消費量已占首位。今天的切花月季不但花色、花型豐富,香味濃,而且溫室栽培可以周年開花,已成為商品化生產(chǎn)的主要切花品種之一。
目前我國切花月季主要以嫁接和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的苗木根系發(fā)達,長勢旺,成苗迅速,但繁殖周期長,技術要求高,栽培過程中需經(jīng)常去除砧木上的萌蘗。扦插苗在根系發(fā)達程度、生長勢、成苗速度等方面均不如嫁接苗,但其繁殖周期短,技術要求低,采用加大密度,加強肥水管理等措施,也可產(chǎn)出附合當前國內市場要求的切花,下面著重介紹扦插繁殖切花月季的技術要點。
一、插前準備
1.做床
陰棚扦插一般采用高床(易于排水);床寬100cm~120cm,床高15~20cm,長10~15m,床的底層鋪2~4cm厚疏松肥沃土壤,在土壤上鋪5~10cm厚的沙子或沸騰爐渣。插床一般南北走向,床間距30~50cm,陰棚高度1.5~1.7m,陰棚遮陰率50%~70%(用遮陰網(wǎng)或葦蓮)。
2.插床處理
將殺菌劑和殺蟲劑混合稀釋1000倍澆床,一次性澆透,然后扣上塑料膜,殺菌劑一般用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殺蟲劑原則上使用對插穗無藥害或藥害輕的農(nóng)藥。
二、扦插時間
一般陰棚扦插時間為6~8月,但6月份最好,此時溫濕度容易控制,7~8月份也可以,但溫濕度不易控制,易給管理造成困難。
三、插條的選擇及插穗的剪截
在生長期選擇當年半木質化、無病蟲害的枝條做為插條,插穗剪截時一般留2~4個芽,2~4枚小葉,上剪口在頂芽以上0.5~1cm處平剪,下剪口在芽對面呈30~60°角斜剪或用利刃斜切,芽在斜口中間最好。
四、插穗的藥劑處理及扦插
1.藥劑處理
插穗進行藥劑處理主要是為了加快其生根速度、整齊度和生根量,常用的藥劑有奈乙酸、生根粉(ABT)、吲朵丁酸。常用濃度范圍為50~1000ppm,不同品種使用濃度也不一樣,如紅色系的紅衣主教、薩曼莎用50ppm, 浸泡24小時或500ppm 速沾,生根率達95%;黃色系的金獎章、金牌等品種,用100ppm浸泡12小時或1000ppm 速沾,生根率均在90~95%之間。
2.扦插
扦插一般采用隨剪、隨沾、隨插,株行距以不相接為度(大約3~5cm),扦插深度是插穗長度的1/2~1/3,以不倒為度。插后要及時澆水,扣棚遮陰。
五、插后管理
插后至生根前需高溫、高濕、弱光的條件。溫度一般控制在25~28℃,溫度過高要及時通風及淋水降溫,特別是中午要及時通風,避免葉片被烤焦。棚內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0%以上,濕度過低,要及時噴霧或葉面淋水,防止葉片失水,影響成活率。生根前需要弱光,一般采用遮陽網(wǎng)或葦蓮遮陰,遮陽率應在50~70%,在高溫、高濕、弱光條件下大約20天左右生根,生根后逐漸通風,對苗木進行鍛煉,大約40天左右將棚膜完全撤掉。這時扦插苗已完全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再過半個月左右就可將遮陰網(wǎng)或葦蓮撤掉,進行正常管理。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