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秦嶺國家植物園打造世界級主題公園
秦嶺國家植物園植物 展覽溫室效果圖
在建中的秦嶺國家植物園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里,規劃總投資15.5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植物園,預計將在明年基本對外開放。
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后不僅成為陜西的綠色“形象大使”,而且也將成為我省繼兵馬俑歷史文化、法門寺宗教文化、延安紅色文化等知名品牌之后,增添的第四個文化品牌???綠色文化品牌,并將成為展示綠色陜西、生態陜西的世界級主題公園。
秦嶺神奇的原生態地貌
秦嶺是世界三大著名山脈之一,是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是我國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線,是溫帶和亞熱帶的交匯區,是植物華北區系和華南區系、動物東亞區系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是中國11個具有全球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
獨有的秦嶺更是一處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天然原生地域,至今人們能看到這里最原生態的神奇地貌,是一處“世界級”天然植物園。大熊貓、朱、羚牛、金絲猴、獨葉草、太白紅杉等很多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在這個被譽為“生物基因庫”的區域存活。秦嶺在研究全球環境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秦嶺國家植物園園長沈茂才對于秦嶺這座橫貫中國大陸的山脈有著特殊的感情,他長期從事生物學特別是植物學研究,一直努力推動秦嶺山脈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發展,曾主持國家科委項目“秦巴山區優勢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完成了秦嶺地區優勢生物資源的普查。他曾數次深入秦嶺山中采集植物標本,當看到不少珍稀、瀕危植物面臨絕境,生態環境日趨惡化,他深感憂慮。1998年,他在自己承擔的“秦巴山區優勢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研究的基礎上,經反復醞釀提出了在陜西周至縣秦嶺北麓建設秦嶺生態園的設想,后在陜西省有關領導和院士、專家的支持下,完善為秦嶺植物園。
沈茂才說,建立秦嶺國家植物園,既是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客觀需求,也是將野生動植物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的需要,更是建設我國中部綠色生態屏障的需要。直至2000年6月,陜西省省長辦公會議作出決定建設秦嶺植物園。去年省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市政府決定共同建設秦嶺國家植物園,規格一下子上升到“國家級”,今年5月31日,秦嶺國家植物園在周至集賢鎮正式動工興建。
15.5億元建設世界最大植物園
據沈茂才介紹,秦嶺國家植物園計劃投資15.5億元人民幣,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里,北起環山旅游公路,南至秦嶺梁與寧陜縣交界,西起黑河支流韓峪河西山脊,東至周至縣與戶縣交界處,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圖烏巴植物園還大四倍。
秦嶺國家植物園囊括了周至縣秦嶺北麓的大部分地區,海拔從
按照規劃,秦嶺國家植物園劃分為植物遷地保護區、動物遷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區以及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等4個區。植物遷地保護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將廣泛收集溫帶區域和亞熱帶北沿的植物,建設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植物生態、秦巴山區特色植物、藥用植物等18個植物專類園。動物遷地保護區以樓觀臺現有的道觀、森林公園、動物搶救中心為規劃區域,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主要進行大熊貓繁育基地、朱繁育基地、羚牛館、金絲猴館、鳥類天堂及其他動物場館建設。規劃面積400平方公里的生物就地保護區,以保護現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棲息地和生存環境為目標,對受到破壞的淺山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區,面積34平方公里,在樓觀臺沿山一線以市場化方式建設自然農業觀光、生態度假設施,為秦嶺植物園提供綜合服務。
秦嶺國家植物園雖然劃分為4個區域,但植物遷地保護區無疑是最重要的。沈茂才說,在自然條件下,植物物種面臨退化和滅絕威脅,迫使人們采取遷地保護的措施,植物園是遷地保護的重要基地。一個物種可以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興衰,比如野生稻本來就是一根草,袁隆平院士發現了它并開發出了雜交稻,這根草也就直接影響到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一個物種還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荷蘭的郁金香;一個生態系統可以改變一個地區的經濟面貌,如西雙版納植物園每年可以為當地帶來20億元的效益。
打造陜西第四大文化品牌
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建設也得到世界目光的關注。2005年3月,亞洲開發銀行北京辦事處的布魯斯?卡羅德等人組成的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考察團,經過4天實地考察,認為秦嶺植物園的建設在解決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土地退化防治方面具有代表性。其建設符合亞洲銀行和GEF(環球基金)支持的標準,并且是在山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有益探討,其作用已不限于中國,還將在其他區域具有示范性和可復制性。
秦嶺國家植物園已經成為21世紀中國重要的綠色工程,是大型立體式植物園運營的試點。通過對秦嶺北麓部分重要區域和界面的保護,已經逐漸建立起動植物和氣候保護涵養機制,并且從點著手,逐漸擴大規模,形成整個秦嶺北麓的特大型原始森林公園。“未來3到5年之內,秦嶺將升溫為陜西乃至全國人居和休閑度假的熱點區域”,沈茂才對秦嶺國家植物園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創新之處還在于,在國內首家把大范圍的遷地保護與就地保護相結合,在國內首家進行完整流域的生態系統恢復重建。據了解,從2000年秦嶺植物園籌建以來,目前完成園區內建設主干道路基
目前,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建設正在加快進行,今年的建設重點是完成園區大門、圍墻、道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自然河流、人工湖、水體景觀、灌溉系統等建設;包括辦公樓和學術交流中心在內的綜合樓建設;完成電力工程設施建設,以及
有關專家預計,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后,整個秦嶺山脈的保護和開發都會得到提升,將成為展示綠色陜西、生態陜西的世界級主題公園。
發表時間: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