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關于加快天然林資源保護產業發展的意見
2007-08-15 08:00:00 作者:中國風景園林網 來源:國家林業局 瀏覽次數: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保工程)實施后,天保工程區全面停止木材商品性采伐,天保工程實施單位正處在林區產業結構調整、經營機制轉變、經濟體制轉型的關鍵時期,大力發展符合林區特點、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后續產業,是林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振興林區經濟、增強企業實力,增加職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發展現代林業、建設和諧林區的必由之路。
一、指導思想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營造促進林區職工增收的體制機制環境,拓展職工轉移就業的領域,發展支撐職工增收的優勢產業。以增強林區經濟的實力、提高職工收入為核心,以創新機制為重點,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突破,在全面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實現后續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二、基本原則
2、后續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職工群眾的選擇、探索和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全體職工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和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在做大、做強后續產業項目的同時,積極組織森林管護人員利用林下資源,發展個體經濟,增加經濟收入。
??堅持綜合措施并舉。激發產業活力,構建管理高效、運行有序、充滿活力、適應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后續產業的發展要融入當地經濟發展之中,拓寬發展領域,廣開融資渠道,實現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相協調,促進林業全面發展。
??堅持建設現代林業。圍繞林業三大體系建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產業、用現代科學管理提升產業、用現代市場機制發展產業、用開放搞活拓展產業、用培育新型人才推進產業,努力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素質和效益。
??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研究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選擇項目,突出產業特色,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旅則旅,避免區域產業結構雷同。
??堅持扶優扶強效益優先。優先扶持有資源、有市場、效益好的項目,加快推進后續產業的特色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三、發展重點和目標任務
3、發展重點。轉變思想觀念,拓寬后續產業發展領域,在發展以森林資源為依托的后續產業項目的同時,要注重發展非林后續產業項目。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資源、草場資源、土地資源、閑置廠房場地及靠近大中城市的地緣優勢,結合實際重點發展森林旅游業、種植業、養殖業、種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藥材、服務業、加工業及房地產開發等。實施分區發展戰略,形成天山西部林業局以種植養殖和森林旅游為重點,阿爾泰山林業局以喀納斯為中心的生態旅游和養殖業為重點,天山中東部以天山北坡大中城市群為依托多元化快速發展,基本建立起天保工程后續產業框架。
4、目標任務。通過后續產業的快速發展,用3?5年時間實現每場有一個后續產業支柱項目。職工收入平均每年增長8?以上,五年后職工從天保工程后續產業發展中獲得的收益占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林區職工平均收入達到或高于本地區城鎮職工的平均收入。
四、項目管理
5、強化項目管理。天保工程后續產業項目按照國家林業局《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對有資源優勢、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后續產業項目要編制項目建議書,作為項目儲備;儲備項目經初審通過后應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報自治區林業廳批準立項;對批準立項的后續產業項目,建設單位應編制初步設計、施工設計,經審查后方可實施;項目竣工后按國家林業局《林業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實施細則》進行竣工驗收。
6、規范項目建設。清理現有后續產業項目,對效益差、沒有發展前途的項目要堅決予以關、停、并、轉。對有資源優勢、市場前景好的項目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的要求,通過出售股份、職工購股、配股等形式在兩年內完成股份制公司改造。新建的項目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股份制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自有資本形成的股份不得低于20%。
五、資金籌措與管理
7、加大資金投入。在現有后續產業發展資金的基礎上,結合六大林業生態建設工程中的森林管護所、站建設資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以及其他林業建設資金,增加對后續產業的投入。
8、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對后續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天保工程后續產業實施單位可以積極爭取山區綜合開發、農業開發、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資金,同時要充分利用國家對產業發展提供的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職工投資入股參與后續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后續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社會資金投資參股。
9、加強資金管理。后續產業發展資金作為國有股份投入后續產業重點扶持項目,隨著后續產業項目規模的擴大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項目單位應減持這部份國有股份,逐步將國有股份轉讓給職工和其他投資主體。這部份國有股份從項目建成后第三年開始減退,五年內退完,退出的資金作為后續產業項目發展資金由自治區林業廳再投入其他項目。后續產業發展資金實現利潤的50?用于提高職工收入;50?用于局、場擴大再生產。
10、規范資金使用。后續產業發展資金要堅持集中使用,每年選擇幾個優勢項目進行集中投入。并嚴格按照有關資金管理規定管理和使用,資金要做到專款專用,滾動發展,足額用于后續產業項目。
11、加強項目協作。樹立融和發展、合作發展、開放發展的意識,緊緊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選定發展項目。對有發展前景或同類型的項目在平等互利的條件下,可以跨局、跨場入股、聯營合作,整合資金,發揮人、財、物優勢,把天保工程區后續產業優勢項目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效益,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產權轉讓、合資、合作、承包租賃、托管、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參與后續產業的發展。
12、資源合理流轉。在明確權屬和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鼓勵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各種社會主體都可以通過承包、租賃等形式參與流轉。創新思維,拓寬思路,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價值。有條件的項目在不改變林地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可以將森林資源作價入股,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按市場化運作,將其轉化為資產,進而轉化為資本,以股份形式參與天保工程后續產業的開發和合作。
六、保障措施
13、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林業廳天然林保護工程后續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全區天保工程實施單位的后續產業發展。各局、場黨委負責本單位后續產業發展,編制后續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建立相應的管理辦法、規章制度和經營目標,對后續產業的發展進行指導、幫助、監督、檢查。
14、完善經營機制。后續產業項目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務公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后續產業的發展要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要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機制。由局、場控股的后續產業項目,由局、場委派人員擔任法人代表。自治區林業廳和各局、場對項目的立項到建成進行全過程監管。
15、提升科技含量。加大天保工程區后續產業開發的科技支撐力度,增加后續產業項目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信息網絡,加快信息交流,促進市場、資源、技術和生產等信息共享。及時反饋產業發展情況和生產過程中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為決策提供依據,推動產業技術進步。為產品增產、品質優化、質量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16、積極培訓人才。加強后續產業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集思廣益。同時積極招賢納士,引進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為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場占有率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
七、監督檢查
17、嚴格項目考核。天保工程后續產業開發建設成效要作為工程區各單位年度考核的主要內容,要實行后續產業發展目標責任制,明確任務,由自治區林業廳按年度進行考核。
18、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廉政建設,堅決杜絕項目建設中的腐敗行為。林業廳將定期對后續產業重點扶持項目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建設標準、建設內容、投資規模、建設工期、工程質量、工程管理;職工和社會資金入股情況;資金使用是否規范;項目運營是否正常等。
19、加大監控力度。沒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改制或開發建設的項目一律不予投資;違規使用發展資金的重點扶持項目不予繼續投資;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的項目單位,將取消其資金扶持,并調控其他天保資金。
八、獎懲辦法
20、建立激勵機制。對發展又好又快的項目,自治區林業廳將加大扶持力度。對發展后續產業有突出貢獻的局(場)領導,將給予獎勵。對后續產業發展不積極、組織領導不力的單位要追究領導的責任。
21、嚴格責任追究。后續產業項目連續兩年發生經營虧損,建議該項目單位董事會免去經營者職務,并追究其相應的領導責任和經濟責任。后續產業指標完不成的項目實施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不得發放績效工資。
轉自 中國園林網
編輯:ad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