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兩大“瓶頸”是擴大花卉出口的關鍵
2007-08-29 08:00:00 作者:佚名 來源:產經網-中國綠色時報 瀏覽次數:
我國花卉出口的類別主要有鮮切花、盆栽植物、觀賞苗木、干花以及蝴蝶蘭、康乃馨半成品和原產于我國的花卉種子。出口的主要國際市場是日本、韓國、歐美和俄羅斯市場。出口這些市場的總交易額目前不足兩億美元,與世界花卉消費額2000億美元的數字相比,所占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國花卉的種植面積是72萬公頃,幾乎占到世界花 卉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我國花卉產業的外向型能力很弱。
造成我國花卉產業外向型能力差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栽培水平低、新優品種匱乏和基礎設施差、出口手續繁雜是制約我國花卉出口的兩大“瓶頸”。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貫徹推廣標準化生產的工作嚴重滯后,栽培管理水平低,造成花卉產品質量不穩定,甚至低劣。國際市場對于花卉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對產品的品質要求卻極為嚴格。比如許多國家進口花卉和苗木要求株高、干徑都要統一;再比如很多國家為了防止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隨進境栽培介質傳人,進口花卉要求不帶土,但我國由于栽培方式和觀念的原因,目前栽培介質發展水平還不高,這樣就造成許多產品被擋在了國際市場的大門之外。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5年多了,所有的農產品出口補貼都要取消。我國花卉要想擴大出口,就必須提高標準化程度。同時,這也是應對門檻越來越高的貿易壁壘的惟一手段。
世界花卉消費市場目前的總體趨勢是消費正由傳統花卉消費日漸轉向新優花卉消費,同時,消費的品種日趨多樣化。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新優品種的培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我國花卉產業起步較晚,育種能力不強,新優品種嚴重匱乏。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保護育種人的專利權,在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產品的情況下,要想擴大出口, 就必須按照國際規則,通過支付品種權費,來取得國際市場份額。而目前我國花卉生產經營者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一些企業和農民自行栽種進口種苗,產品當然就不能在國際市場上流通。長期從事花卉進出口的中國林木種子公司副總經理羅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花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份額,要緊的是要發展育種技術,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占領國際市場。同時,要不斷發現新的植物種類,并開展大規模的生產。
花卉出口需要有完整的冷鏈保障體系。由于我國的鮮花生產從基地到采后處理及包裝、倉儲、運輸的所有環節 ,幾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冷鏈環節中斷情況,致使鮮花售前保鮮期大大縮短,對到達目標市場后的品質造成了極大影響。其次,我國口岸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目前我國除昆明、上海、北京等少部分口岸有適合花卉除害處理的專業熏蒸庫外,大 部分口岸的熏蒸設施不能確保花卉質量和除害處理效果,給花卉的出口檢驗帶來了潛在隱患。由于基礎設施差,河北寶碩集團農業分公司總經理劉月星統計,他們公司出口的花卉有三分之一在到達口岸后要降價銷售。因此,劉月星等一些花卉出口企業的負責人多次呼吁,加強花卉出口的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另外,我國一些花卉產品的出口在檢疫、瀕危等證明的辦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地區通關手續比較繁雜,不夠快捷。例如,有的地區僅檢疫證的辦理就要一個月的時間,這對出口花卉的企業是極為不利的。云南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飛雪梅在一次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組織的全國花卉進出口工作研討會上曾建議學習云南的檢驗檢疫好經驗。她說,在云南,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之間協調得很好,檢驗檢疫工作人員24小時預約加班,節假日不放假,全天加班。另外,檢驗檢疫部門對企業進行分級管理,把檢疫工作做到基地,并建立綠色通道,實行“一條龍”通關,極大地方便了企業。
造成我國花卉產業外向型能力差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栽培水平低、新優品種匱乏和基礎設施差、出口手續繁雜是制約我國花卉出口的兩大“瓶頸”。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貫徹推廣標準化生產的工作嚴重滯后,栽培管理水平低,造成花卉產品質量不穩定,甚至低劣。國際市場對于花卉的需求量雖然很大,但對產品的品質要求卻極為嚴格。比如許多國家進口花卉和苗木要求株高、干徑都要統一;再比如很多國家為了防止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隨進境栽培介質傳人,進口花卉要求不帶土,但我國由于栽培方式和觀念的原因,目前栽培介質發展水平還不高,這樣就造成許多產品被擋在了國際市場的大門之外。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5年多了,所有的農產品出口補貼都要取消。我國花卉要想擴大出口,就必須提高標準化程度。同時,這也是應對門檻越來越高的貿易壁壘的惟一手段。
世界花卉消費市場目前的總體趨勢是消費正由傳統花卉消費日漸轉向新優花卉消費,同時,消費的品種日趨多樣化。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新優品種的培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我國花卉產業起步較晚,育種能力不強,新優品種嚴重匱乏。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保護育種人的專利權,在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產品的情況下,要想擴大出口, 就必須按照國際規則,通過支付品種權費,來取得國際市場份額。而目前我國花卉生產經營者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一些企業和農民自行栽種進口種苗,產品當然就不能在國際市場上流通。長期從事花卉進出口的中國林木種子公司副總經理羅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花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份額,要緊的是要發展育種技術,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占領國際市場。同時,要不斷發現新的植物種類,并開展大規模的生產。
花卉出口需要有完整的冷鏈保障體系。由于我國的鮮花生產從基地到采后處理及包裝、倉儲、運輸的所有環節 ,幾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冷鏈環節中斷情況,致使鮮花售前保鮮期大大縮短,對到達目標市場后的品質造成了極大影響。其次,我國口岸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目前我國除昆明、上海、北京等少部分口岸有適合花卉除害處理的專業熏蒸庫外,大 部分口岸的熏蒸設施不能確保花卉質量和除害處理效果,給花卉的出口檢驗帶來了潛在隱患。由于基礎設施差,河北寶碩集團農業分公司總經理劉月星統計,他們公司出口的花卉有三分之一在到達口岸后要降價銷售。因此,劉月星等一些花卉出口企業的負責人多次呼吁,加強花卉出口的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另外,我國一些花卉產品的出口在檢疫、瀕危等證明的辦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地區通關手續比較繁雜,不夠快捷。例如,有的地區僅檢疫證的辦理就要一個月的時間,這對出口花卉的企業是極為不利的。云南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飛雪梅在一次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組織的全國花卉進出口工作研討會上曾建議學習云南的檢驗檢疫好經驗。她說,在云南,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之間協調得很好,檢驗檢疫工作人員24小時預約加班,節假日不放假,全天加班。另外,檢驗檢疫部門對企業進行分級管理,把檢疫工作做到基地,并建立綠色通道,實行“一條龍”通關,極大地方便了企業。
編輯:ad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