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環保交通綠化成城建重點
打造宜人的“山水城市”
以改善人居環境為先導,結合東部?灞的水環境建設、西部的灃河、河、漕運明渠治理、北部渭河治理、南部秦嶺北麓生態保護等項目以及我市的生態資源優勢,推進東部?灞水環境建設,籌劃西部昆明湖項目,完善護城河水景改善,策劃渭河西安段治理,實施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同時,有重點、有步驟地恢復部分歷史遺存下來的人工水系,通過恢復“東曲江、西昆明、北漕渠”等漢唐風貌,力爭再現“八水繞長安”“五渠貫帝都”盛景。
打造秀美的“園林城市”
以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深入廣泛實施市區綠地小廣場建設、拆墻透綠工程、河流濕地保護、?灞渭河綜合治理、隴海線鐵路綜合整治等工程,開展創建園林城市活動,大力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促進我市整體環境邁上一個新臺階。同時,進一步提高城市排水管網覆蓋面,加速污水處理廠建設,力爭至“十一五”末使城市污水管網普及率達到85%,雨水管網普及率達到65%,污水處理率達70%,污水回用水量36萬立方米/日。
打造便捷的“暢通城市”
“暢通城市”以解決市民群眾行路為重點,打造便捷的“暢通城市”。以三環、地鐵等城市道路主骨架體系和交通設施綜合改善為手段,針對當前城市交通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一環內優化、二環內加密、三環內加速”的思路,全面實施交通綜合改善工程。力爭地鐵早日建成,同時加強人行天橋與地下過街通道、公交站場及停車場等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為市民提供合理、安全、通達的交通出行環境。
打造宜人的“魅力城市”
以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為內涵,我市將精心策劃并逐步實施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文化保護利用項目,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努力推進皇城復興規劃的實施。以四大遺址(秦阿房宮、漢長安城、漢陽陵、唐大明宮)保護開發利用、城墻保護與環境改造、順城巷周邊改造、永樂坊廣場、長寧苑廣場、北大街綜合整治及大唐東西市建設等項目的運作,打造城市建設品牌。
打造安居樂業的“示范城鎮”
以推進城鎮化進程為突破,大力支持縣城和重點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典型引路、試點突破,逐年加大對縣城和重點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為推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支持環境。充分挖掘小城鎮資源優勢,把握重點,突出特色,全力以赴發展建設中心城鎮和重點小城鎮。積極扶持特色鎮建設,不斷完善中心城鎮功能,壯大城鎮經濟。完善重點鎮主導功能配套體系建設,促進次級衛星城鎮發展。大力引導和支持特色鎮發展,帶動生產、消費,促進經濟增長。集中精力打造出2~3個精品試點小城鎮,力爭在全省樹立小城鎮建設示范和樣板。
摘自《西安晚報》2007.09.06 記者 周駿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