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景區園林植物提升都市旅游魅力
不可否認,多姿多彩的園林植物對游客具有無窮的吸引力。不說別的,單從花卉節慶期間北京市各公園及名勝景區游客激增的數據來看,就不難感受到這一點。
據報道,4月初開幕的北京植物園桃花節已經連續兩個周末在香山路段造成交通堵塞的"壯觀"局面。4月第一個周末盡管遭遇大風降溫,但仍有8萬名游客到植物園賞花。去年桃花節1個月內,植物園共接待游客140多萬人次,收入 1000多萬元。據統今年游客量同比增長了26.1%。
玉淵潭公園也毫不遜色,清明節那天游客人數達到破紀錄的10萬人。筆者曾于那天與朋友結伴而行賞櫻花,卻排了一個小時隊才買上票。進入園區才發現里面人山人海,凡有櫻花的地方,必有游客在那里排隊留念。玉淵潭公園去年櫻花節期間游客達到100萬人次,今年應該不會低于去年。
以上兩大公園只是所有舉辦花卉節公園中的一部分,而且它們并非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
據了解,北京各公園幾乎每年都要推出某一花卉作為節慶的主旋律,除了北京植物園桃花節、玉淵潭公園櫻花節之外,景山公園國色天香牡丹展、中山公園蘭香韻北京名人蘭花展、北海公園荷花文化節、紫竹院公園竹荷風情藝術節、陶然亭公園金秋醉陶然秋季菊花展、頤和園秋韻桂花節、香山公園紅葉文化節等,也吸引著大量游客前往參觀。
北京有許多值得游覽的園林景觀,有名勝古跡,也有新建公園。但無論是名勝古跡還是新建公園,除了古建筑及其特有的文化內涵等之外,各旅游景點內豐富多彩的植物配置總是吸引游客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一個景區內,建筑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它以其不變的特征給時代留下永恒的記憶;而園林植物則在一年四季、周而復始地演繹著時代的變幻與滄桑。人們來到景區,既是為了看到建筑的永恒之美,也是為了一睹植物的動態之容。
作為一種旅游資源,任何一處風景名勝都希望在不超出其功能范圍的前提下,盡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北京市各公園正是利用了園林植物這個不可或缺的資源,實現了功能和效益的最佳結合。
如今,都市百姓的錢包鼓起來了,更多的人希望擺脫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周末帶著家人去公園逛逛成為了他們首選的放松方式。而公園里的園林植物不僅可以緩解工薪群體的身心疲勞,還能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一旦園林植物審美觀在市民中得到普及,將會有更多的人走進綠色植物豐富的園林中。
因此,利用都市景區內的園林植物資源,舉辦一些花卉節慶活動或花卉展覽,讓更多市民走入公園,不失為擴大園林景觀效益的最佳途徑。此舉可使被稱為"朝陽產業"的旅游業取得長足發展。
編輯: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