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化莫搞“長官意志”
近年來,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我們發現有的地方不尊重科學,不聽取林業專家意見,不從當地實際出發,而是習慣于搞“長官意志”,不惜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從國外或異地引進一些新奇樹種來翻新城市公園和馬路。盡管當時看上去很“美”,可是沒過多久,引“禍”入市的弊端就漸漸顯現出來,比如樹種生長不良、花草養護費力。這種扭曲的綠化觀應該徹底根除。
據《南方都市報》日前報道,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莊雪穎,今年春節后曾對廣州幾個公園的植物受害情況做過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受害的35種有七成左右是外來引進的樹種。目前,廣州從新加坡引進的400多棵漂亮“雨數”,只有一小部分“艱難”地活著,成了城市綠化中的一道“殘景”。形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引進前沒有進行必要的科學論證,全是“長官意志”決策造成的結果。
搞好城市綠化美化,是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綠色家園的戰略之舉,是優化城市生態環境、增強城市整體功能、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推進和諧社會進程的重要途徑,意義重大而深遠。因此,我們要在城市綠化美化中,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破除領導思想上的沖動性、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城市綠化美化中,如果忽視公民的自覺性和義務參與,也不考慮綠化效果如何,勢必造成許多人為的浪費。重點綠化工程搞成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這方面的實例和教訓實在不少。
當然,領導同志對綠化美化工作有熱情、有激情,值得肯定。但由于植物的生態習性和土壤適應等是一門科學,只圖一時“美觀”,是不行的。有些領導和部門的短期行為更突出,認為不管種什么樹種,反正都是國家出錢,更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想法和做法。這些現象都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搞好城市綠化美化,必須尊重科學,在聽取權威部門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作出科學決策并嚴格規劃實施,防止盲目上馬。
編輯:songgao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