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花評選:梅花派、牡丹派針鋒相對(圖)
2008-07-03 21:21:44 作者:陳永杰 來源:北京科技報 瀏覽次數:
“各國憲法都只對國旗、國徽作了規定,沒有哪一個國家將國花列入憲法,國花的評選也應當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陳俊愉說。“但是,每次包括專家、媒體在內的討論總是看起來搞的熱熱鬧鬧,但是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每次都沒有下文。”
1994年,中國林學會曾經拿出一個國花評選的標準,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但是,這個標準剛一出臺就馬上有學者提出質疑:“分布要廣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卻太主觀,因為大家喜歡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廣泛的物種,大熊貓分布并不廣泛,但它卻是人人喜愛的國寶。
同樣的理由,“外觀漂亮”也不宜作為硬性規定,因為“漂亮”與否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中國地域廣,人口構成復雜,各民族傳統存在很大差異,這樣的要求尤其顯得意義不大。而讓某一種花卉具有一定涵義,只是文學語言,不足為據。何況,傳統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如講“中庸之道”的儒學是一種文化,而反中庸的法學也是文化的一種,靠幾種花鳥魚蟲怎能代表得了?
在各種爭論聲中,對于如何選擇國花逐漸分成四種主張。一部分人主張單一國花,其中又分為擁梅花和擁牡丹兩派。而以陳俊愉為代表的一部分人則提出了“一國兩花”的構想,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國花。另外,還有人主張“一國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還有人主張“一國五花”,以“一主四輔”五種花同為國花???牡丹為主國花,蘭(春)、荷(夏)、菊(秋)、梅(冬)為“中國四季名花”。
編輯:Aggi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