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球又稱花盛球或草球,因其耐旱、耐寒、耐高溫又易開花,栽培非常普遍,但都以蔚養大球和苗球體下半部密集的小球以增加樂趣。筆者經三年摸索實踐,用錐刺方法,打破了仙人球體上半部不摯生仔球的習性,并促使球頂部中心點摯生許多仔球,不用嫁接,就能隨試者構思,任意選擇姿形奇特、富麗多彩的不同造型,深受花友們的青睞,被冠以孿生、三結義、四君子、五朵金花、群芳爭艷……雅稱。其操作方法簡單,造型時間短,管理方便易行。經半年培育雛樣可觀,一年后即可成型欣賞。
現簡介如下:
一、錐刺原理:錐刺應在仙人球頂部中心點進行,因頂部中心點集中了球體所有棱的生長點(又叫芽點和生長錐)。被刺后球體頂端生長優勢受到破壞和抑制,促使了頂部各棱生長點不斷孽生仔球。
二、錐刺方法,在5?8月,選用直徑8厘米以上生長強健、體型好的仙人球做母球(越大越好)。初試或造小型4?5厘米直徑亦可,把頂部灰塵吹干凈。用直徑3毫米的錐形物(新圓釘或織毛衣針),在晴天中午太陽光下,對準球頂部中心點直刺人1至11.2厘米深的小圓洞。刺后無須遮光,兩天后澆水,經20天左右,小洞及其周圍就會長出幾個仔球。按仔球生長的部位,有1?4種不同的形態,供試者選擇造型。錐刺中心點時,關鍵要對準球頂部中心點直刺無歪斜,刺人后手感堅硬表明已刺入了中心點,若輕松刺人就偏離了中心點,可重復再刺。刺人后將工具輕輕轉動幾次,使刺點沾液分離不致愈合,刺點形成一個與錐直徑一樣的一個小洞,即告成功。萬一刺歪,母球頂部中心則橫向生長,如斜度不大,又不影響造型,可將歪斜面置無光照處,用光照可以調正。如影響造型,可將母球作繁殖仔球用,也可作嫁接其他仙人掌類的砧木。
三、造型后的管理:為防止頂部向一方傾斜,每周或十天將花盆轉動一次,使全部球體均衡受光。如發現仔球頂部生長有歪斜現象(包括初生的仔球),一是把歪斜部位移人無光照處,用光照可以調正。二是發現歪斜較晚,用光照不能調正時徑長至2?3厘米時,用線繩(細軟鉛絲)及橡皮筋牽引都可校正。造型的母球,除中心點首先孳生仔球外,過一段時間,頂部周圍還會經常孳生許多仔球,8厘米以上的母球還會出現花蕾,應一律抹掉,以保證造型仔球的旺盛生長,早日成型。凡造型后的仔母球直徑超過8厘米以上的球體,都能正常開花。為了使其多開花和多次開花,照前述一樣,按期轉動花盆,使球體輪換著光,每年6?9月先后可七次開花。
此外,仙人球除冬季入室至翌年3?4月出室前應保持盆土略干不澆水外,其余各月都應適度澆水。有人誤認為仙人球耐旱不澆水,其實,那只能維持其不死停滯生長,更不能開花。因此,出房后應少量噴水于球體,除掉灰塵,一星期后可少量澆水,保持盆土濕潤,逢干澆水。特別到了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每天早上都應澆水,方能保證旺盛生長,在生長期月月開花。仙人球生長要求透氣好的中等肥沃土壤。春季換盆時,可摻人5%腐熱后的禽糞或20?30%的腐葉土作基肥。在生長季節,每月可追施一次0.2%水溶尿素助其快速生長,開花期改施0.2%水溶磷酸二氫鉀,以促花色艷麗。四、多次造型期及要求:進行多次造型,是在一次造型或即將成型時方可進行再次造型。二次造型必須掌握一次造型的仔球略小于母球時即可進行。如造“五朵金花”、“群芳爭艷”等其他多種形態,可在母球上半部再次孳生的仔球中按需及生長部位留舍。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