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禪宗寫意庭園的美學意匠(組圖)
“沙”字以水為偏旁,這表明沙與水具有某些共同的屬性,比如,潔凈。沙粒是干凈的物質,一塵不染??塵土是更小的沙粒,因而即使它們落在沙粒上,沙粒依舊是干凈的。這使我對沙塵的態度發生了某種微妙的改變。在京都,我發覺人們對于沙粒的運用常常是別具匠心,比如平安神宮前面那一大片雪白的沙粒,把深奧的宮殿襯托得素潔和風雅。在這個舟與水的國度,塵沙成為風景的重要參與者。京都仿佛一只透明的杯子,水浮在上面,沙沉于杯底。枯山水就是杯底的沙,帶著杯底的神秘花紋。
沙與水的內在聯系在于它們都是時間的賦形。人們早已習慣用流水或者沙漏來指代和計算時間。由于生命本身實際上是一種時間現象,因而,沙與生命具有某種直接的呼應關系。可以這樣認為,每一粒沙子里都包含著一個真實的生命,我們的軀體也終將消失于塵土中并且變成一顆微不足道的沙粒。這使我們與沙子的對話成為可能。無論多么自以為是,我們都不可能大于沙子,在沙子面前,我們只能擺出謙恭的姿態。
沙子上呈現的是最簡略的幾何圖形??直線、方格、同心圓。這是沙子的語言。在東福寺方丈北庭,從平田小姐口中得知,那種棋盤式圖案是歌舞伎演員佐野川市松創制的。其實無論每座枯山水的作者是誰,他們都堅守著同樣的準則??幾何是最完美的圖畫,它包含著對紅塵萬物最準確的概括與想像,幾何凌駕于數學、物理、美術之上而直接與哲學相通。生活中許多不可思議的事物都是從這些簡單的圖形里鉆出來并開始困擾我們的,所以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幾何推演而得到解決。
編輯:Aggie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景觀設計副總監,致力于園林景觀規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