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觀賞草花引選栽培研究及示范工程
露地花卉布置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綠地系統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北京有較為豐富的野生花卉資源,但實際栽培利用的歷史有限。國外有在園林中大量應用花卉的傳統,但很多品種因在北京適應性不良。因此選擇適宜在北京地區栽培的花卉品種至關重要。花卉不同于草坪、黃楊、常春藤等以大面積覆蓋為主要目的的綠化材料,必須經過合理的搭配組合才能展現出絢麗多變的景象。因此在選擇出適應本地生長的花卉品種的基礎上,對其利用形式進行合理的綠化效果的營建和保持,尤其是在面積廣大、栽培養護條件差的大環境綠化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下達"高抗觀賞草花引選栽培研究及示范工程"課題,三年來取得以下收獲:在分析了國內外500多個花卉品種的越冬越夏適應性、擴展性等基礎上,重點選擇了適合北京及華北地區栽培的血紅老鸛草等47個露地花卉品種,擴大了我市地被植物品種應用選擇范圍。
對篩選出的品種進行覆蓋密度、病蟲草害影響的量化評估,準確把握不同品種的生長特點和生態習性,以避免當前設計中不加區別地統一確定栽植密度、施工養護中缺乏針對性等問題的出現。對于不同品種的花色、花期、高度等觀賞特性進行了定向研究,有助于根據不同應用方式和應用時間為花卉配置的花期安排及搭配組合提供依據。矮生天人菊等品種可以多次開花,能夠彌補北京夏季觀花植物不足的缺陷。根據所選各種花卉的生長情況和觀賞性狀,進行了大量花卉組合應用試驗,例如血紅老鸛草?松果菊?纈草或扶桑,以紅粉色系為主調,形成整齊的色鏈,可以應用在夏季美化道路邊沿。遴選出具有不同應用特點的多個類型和10多個花卉配置組合,可供實際工程項目中應用。選取了城市廣場、別墅等對于觀賞性要求較強的公共和私人空間,以及街道綠地、村容村貌綠化美化等工程中進行示范推廣,面積共計24.9萬平方米。通過示范推廣顯著美化了環境,尤其對于遠離城市中心區的綠地,不僅形成了與以往城市園林景觀相比更富于特色的栽植效果,而且節水75%,節約農藥90%,節約施肥、修剪等養護成本80%。該課題的實施為北京地區初步選出了綠化效果好的多種花卉,改善了北京夏秋之際缺乏露地花卉的現狀,摸索和制訂出一整套適用于北京地區花卉應用的方案。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