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市場上大多數商品價格下行的走勢相反,嘉善的鮮切花近日走出了一波罕見的猛漲行情。記者在該縣大云鎮采訪時了解到,由于元旦、春節即將到來,該鎮農戶種植的鮮切花價格一路攀升,令種植戶們感到意外和驚喜。已經從事8年花卉營銷的蔣慧峰說,這幾天20支一把的非洲菊能賣到10元到12元,而上半年的時候,一把只能賣幾毛錢。
作為浙江省的鮮切花之鄉,大云鎮鮮切花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其中非洲菊占了85%,主要的銷售市場是上海。種植戶鮑自強告訴記者,今年行情不好的時候,他每把非洲菊才賣5毛錢。
從5毛到10多元,價格竟然漲了20倍,是什么原因推高了價格?蔣慧峰認為,上半年因為去年非洲菊的種植量比較大,相對來說市場供應比較飽和。而大云鎮農業辦公室工作人員則坦言,上海市場非洲菊的來源主要是上海奉賢和浙江嘉善,據他們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奉賢的種植面積從4000多畝下降到了1000多畝,大云的種植面積也有所下降,同時天氣寒冷使得產量降低。大云鎮今年最高峰時每天采5萬把,現在只有不到2萬把。
鮮切花價格一路攀升,讓廣大種植戶驚喜不已。現在,許多種植戶開始規劃著明年擴大種植面積。鮑自強計劃明年還要種15畝。對此,蔣慧峰認為,鮮切花售價每年都會有波動,只是沒想到今年會這么大,雖說現在的行情非常好,但這并不代表明年也會同樣好。
大云有花卉種植戶60多戶,營銷戶6戶。鎮農辦正設想把營銷戶和花農組織起來,改變單打獨斗的局面,讓大云花卉獲得更多的市場話語權,避免出現鮮切花賤賣現象。
大云鎮的一些種植戶告訴記者,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的銷售方式只能稱為代銷。營銷戶從種植戶手中收購花卉時價格并不明確,要等到營銷戶賣完后農戶才知道賣了什么價格,其市場風險完全由種植戶承擔。
大云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陸振評說,當前關鍵是要改變營銷模式,市場風險不能全部由農戶承擔,應該將代銷調整為經銷,實現風險共擔。陸振評表示,他們會引導農戶發展規模種植,調整品種結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把花卉種植與旅游開發結合起來。
市農經局有關專家分析說,一些高效農業本來好好的,但隨著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銷售價格很快就降下來了,擴了等于沒擴,甚至還不如原來,這個“一擴就跌”的現象告訴人們,發展高效農業不能一味追求擴大面積,而要在現有規模基礎上提升水平,使種植收入得到穩定增長。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