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使得黃白菊花漸漸代替了“燒紙”成為清明祭祀用品的主力,不過記者從花卉市場了解到,今年的祭祀用花不再是菊花“一統(tǒng)天下”,白色馬蹄蓮、深紫色郁金香、各種顏色的小碎菊以及剛剛在北京培育種植成功的荷蘭花卉名種毛茛(俗稱洋牡丹)都被選作了祭祀鮮花,做成花籃后價格從三四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
23日下午,記者在東三環(huán)外的萊太花卉市場看到,市場里有大約一半的顧客是在選購或預訂祭祀鮮花,傳統(tǒng)的黃白菊花自然是首選,價格已經賣到了1.5元/支,比平時上漲了30%,不過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黃白菊花的銷量已經翻了一番,
每天都得賣出4000多支,預計本周末將迎來銷售高峰,日銷1.2萬支,而價格也將漲到2元/支,略比去年便宜。
記者發(fā)現(xiàn),除了黃白菊,各家攤位上也擺出了白色馬蹄蓮、暗紫色郁金香、各種顏色的小碎菊以及紅、白、粉、紫等色彩各異的洋牡丹等鮮花搭配而成的花束或花籃,吸引了不少顧客詢價。“祭祀鮮花并不局限于白色或黃色,每年都選菊花,今年換些新品種的花也是一種心意。”一位攤主熱情地向顧客推薦。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品種中,22元/扎的小碎菊最暢銷,一天能賣200多扎,此外,馬蹄蓮、郁金香、洋牡丹的花籃或花束一天也能賣出20多個。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