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形優美,四季常綠,是城市園林綠化優良樹種。但隨著城市綠化引入香樟數量的增加,其病蟲也有逐漸加重的趨勢,特別是香樟紅蜘蛛,發展速度非常驚人。據調查,江南部分城市香樟樹的有蟲株率已經達到90%以上,造成香樟葉片失綠發灰、發黃,嚴重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及城市景觀。
香樟紅蜘蛛屬于葉螨總科,葉螨屬。成蟲體長不到1毫米,若蟲、幼蟲在0.2毫米以下,卵直徑在0.1至0.2毫米之間。成蟲體形為圓形或長圓形,多半為紅色或暗紅色,越冬成蟲橙紅色,卵球形,幼蟲近圓形,淡黃色。
香樟紅蜘蛛一年發生5至13代(以浙江紹興為例),雌成蟲或卵在香樟葉痕、樹皮裂縫及分枝處越冬,越冬卵于3月底4月初孵化,一般孵化需10至15天,最快的5天可繁殖一代。該蟲既可兩性繁殖,又可孤雌生殖,雌蟲一生只交配一次,雄性可交配多次。一只雌蟲平均日產卵8至10粒。春天氣溫回升時,越冬雌成蟲開始在香樟老葉上活動危害。3至4月份香樟新芽漸漸長大,老葉掉落,新孵化出的若蟲及成蟲爬至新梢基部,展葉以后轉到新葉片上為害,先在葉片背面主脈兩側為害,慢慢發展到葉面。傳播蔓延以拉絲爬行為主,風、雨也是其傳播的重要途徑,從數個小群逐漸遍布整個葉片。在4至5月達到盛發期,7至8月是全年的發生高峰期,最近幾年11至12月也常有大規模發生現象。
香樟紅蜘蛛泛濫的主要原因不光是其隱蔽性好、繁殖力驚人、傳播途徑廣,另外,其容易產生抗藥性,而且生命力特別頑強,干旱炎熱的天氣能促使其生長、發育、產卵。越冬卵致死低溫可達零下40℃至零下50℃。
所以,香樟紅蜘蛛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生物調節、物理防治,充分利用天敵資源及生物農藥防治等多種措施。
加強預測和宣傳 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香樟紅蜘蛛的習性、特點、危害的嚴重性家喻戶曉,使城市各有關部門及時了解預測信息。
合理配置植物 生物多樣性是有效控制病蟲大發生的最有效方法。在城市綠地中應與香樟混交一些鄉土植物,形成近似自然的群落。
加強栽培管理 香樟萌孽能力很強,管理不當,易造成樹冠枝葉濃密;通風不良,極易招受紅蜘蛛危害。為此,必須加強對香樟修剪,及時剪除內瞠枝,剪除枯枝、病枝,增強香樟樹冠層的通風透光性,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危害的環境條件。
保護利用天敵 香樟紅蜘蛛的天敵很多,如瓢蟲、草蛉等,它們對控制香樟紅蜘蛛數量起到了積極作用。應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對天敵的影響,創造適合天敵生存和繁衍的最佳場所。
選擇使用生物農藥 4至5月是香樟紅蜘蛛防治的關鍵,一旦發現必須及時處理,每隔7至9天噴藥一次,連續2至3次。可選用30%蛾螨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或1%殺蟲素(7501)乳油1000-1500倍噴灑,要注意的是香樟紅蜘蛛易產生抗藥性,最好能交替或混合施藥。其他農藥如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500-2000倍液或15%噠螨靈乳油3000-4000倍液都可交替應用。施藥須力求全面周到,葉片正反面都著藥。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