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景觀 追上沿海城市腳步
訪“2009成都最佳園林景觀樓盤”市民評委代表、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設計六所所長陳佳婧
成都樓盤的園林景觀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受到業界關注,許多購房者在買房置業時也非常注意樓盤的園林景觀效果,那么究竟成都現在樓盤的園林景觀和全國其他城市相比較,其發展態勢如何,有什么樣的地位呢?在過去幾年時間中,成都樓盤園林景觀走過了哪些曲折道路,哪些設計好看不好用呢?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設計六所所長陳佳婧。
記者:目前特別適合本土的社區景觀園林設計主要特點是什么?放眼全國,成都樓盤的園林景觀具有怎么樣的一個江湖地位?
陳佳婧:成都在內的中國眾多城市社區景觀設計正在經歷各樣的景觀風格的融合。眾多優秀的國外景觀設計公司和本土設計力量也因為社區景觀設計被人們所重視而有機會將更好的設計作品推向市場。
根據成都的地域條件,文化特點以及市場所反映出來市民的接受程度,成都本土適合的社區園林景觀有如下主要特點:1、注重景觀功能、提供各類空間層次的景觀設計;2、與周邊自然環境、建筑風格融合的景觀設計;3、強調“綠”的景觀設計,合理豐富的植物種植設計;4、能與現代人心靈世界溝通的景觀,主要是講注重文化品位的景觀設計;5、節約的景觀,節約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對于社區景觀來說如何用經濟的成本來打造好的園林確實需要業內人士深入思考。
正因為良好投資環境,購房者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提高、開發商的重視、景觀行業同仁的努力造就了今天成都樓盤園林景觀的蓬勃發展。一些知名開發商帶著在成都成功的經驗將產品推向了西南乃至全國各地。據我所知,成都本土優秀的景觀設計機構和景觀工程公司這些年來潛心修煉內功,設計水平和工程質量得到很大提升,他們和開發商一樣也將觸角延伸到了四川以外的城市樓盤景觀建設中去了,這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武漢、昆明等,并且逐漸在國內發達城市找到了發展的契機并站住腳跟。成都樓盤景觀建設其實也印證了鄧小平同志的“請進來,走出去”的發展軌跡。可以說成都樓盤景觀水平在西部地區包括湖南、湖北、廣西等內陸城市是一流的。北方地區由于文化和自然條件的差異成都景觀還沒有與其發生太多聯系。而廣東和上海一直是景觀行業發展的前沿,成都景觀在前幾年走過了學習模仿的階段并由此創新,逐步地追上沿海城市的腳步。
記者:在已經交付使用的樓盤中,能否指出哪些形態的園林景觀設計現在看來是一個敗筆。
陳佳婧:在我們營造樓盤園林景觀的過程中,經歷了模仿學習、揣摩創新的階段。這些過程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只有經歷了才能將以后的路走得更好。
首先是濫用的水景,這里我指的是沒有形成有效的生態循環的水景設計,這點很多朋友都清楚了,這樣的水景會營造一時的氣氛但是不能形成持續景觀效果,對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環境不利,并且容易形成老百姓俗稱的“死水”。
還有盲目的植物引進,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長和周邊的環境有很大關系,有些開發商為了營造出“異域風情”而不惜大價錢引進熱帶、寒帶植物,或者在大山深處尋找并不適宜成都這個城市生長的植物,而沒有做好引種馴化的工作,栽植和養護中也不講究方法,造成這些植物的水土不服,大面積死亡。這個問題在前些年非常突出,而近年來隨著專業水平提高,某些優秀的開發商和施工企業已經逐漸地掌握了異地植物的種植方法,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優秀的設計機構也會負責任地進行設計。我們一定要牢記景觀建設是為了讓生態環境更加美好而不要造成生態的破壞。植物種植要作到科學的引種,科學的養護。
第三,“孤立的景觀”某些樓盤在營造環境的時候不考慮周邊的自然條件,無視甚至破壞自然環境進行建設,而有些樓盤沒有充分考慮景觀與建筑的關系。這樣就造成了所謂的“孤立景觀”形成的園林效果當然就大打折扣了。
最后,我想說的當前樓盤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就是“文化的缺失”。人們重視樓盤視覺和空間感受,我們可以用設計手法滿足。而隨著現代人生活壓力加大和節奏的加快,居住者還需要滿足精神和心靈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的社區景觀能有一定的文化意味。
記者:現在很多樓盤的園林景觀設計都可以說是美輪美奐,是否這些好看的景觀今后的使用成本都比較高?
陳佳婧:當然不是,我前面說到過好的景觀都是節約的景觀。就拿水景來說,前期如果經過充分論證設計的水景,能形成生態循環當然會增加造價,但是對于后期的維護來說就會便宜很多,而眾多樓盤中出現的“死水”就會讓維護使用成本大大增加。
同樣的道理,前期設計經過論證后能在樓盤中使用的異地樹種和大型喬木在其生根成活后也只需要正常的養護而已,并不需要特別的照顧。
當然樓盤園林景觀越來越豐富,大家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養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園林的后期質量,必要的投入肯定是不可少的。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