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園?第七屆園博會展園設計方案
遵義展園效果圖
遵義展園
一、設計概況
本園展區位于傳統園林展區中的B8,占地約一千平方米。
二、設計依據
1、園林設計及建筑設計相關現行法律、法規及本屆博覽會展園技術要求;
2、主辦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
3、當地人文氣候查詢以及現場地理狀況研究;
三、設計構思
本方案以突出貴州,遵義特色的酒文化為主題,以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上茅臺酒“怒擲酒瓶震國威”的故事為設計元素,以貴州特色植物為景觀背景,將酒文化元素融入園林景觀,向人們展示貴州燦爛的酒文化,展示發展中的貴州、遵義。
“怒擲酒瓶震國威”故事: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建成通航,美國1915年在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市舉辦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并向世界各國發出了參展邀請。
中國政府館以農業產品為主力,一開始是沒有多少特別吸引力的。茅臺酒更是裝在一種深褐色的陶罐中,不僅包裝本身就較為簡陋土氣,而且又是陳列在農業館,根本一點也不起眼。中國代表團怕這樣有競爭力的展品被埋沒在農業館,于是有人提出將茅臺酒移入食品加工館陳列,以方便突出其位置。搬動時,一位代表不慎失手,一瓶茅臺酒從展架上掉下來摔碎了,陶罐一破,酒香四溢。中國赴賽監督陳琪等人知道茅臺酒醬香馥郁,且有空杯留香的特點。見此不免靈機一動,于是建議不必換館陳列,只需取一瓶茅臺酒,分置于數個空酒瓶中,并去掉蓋子,敞開酒瓶口,旁邊再放上幾只酒杯。正好利用農展館展品氣味不濃,閑人不多的特點,任茅臺酒揮灑香氣,隨專業人士品嘗。此舉果然非常奏效,參觀者們紛紛尋香而來,更有好奇者順手拿起酒杯,爭相倒酒品嘗,一致“咂”“咂”交口叫絕。農展館里因之一時人頭躦涌,熱鬧非凡,很快產生了轟動效應。茅臺酒通過“酒香為媒”的轟動效應,成為博覽會上的明星,直接由高級評審委員會授予榮譽勛章金獎,享有了“世界名酒”的美譽。
四、具體方案
本方案以中央環形鋪地圍合主題雕塑,作為主要觀賞點,從主入口進入展區是一條長約六米的景觀通道,兩側各置有三個古樸的石燈,主路的視線正前方是整個園區的名牌,上刻“名揚四海”四個草書字作為景觀引導,呼應本方案的主題。繞進園里設立休閑景觀凳,可供游人休息之用,同時也增加了這個園林的層次,使之更為豐富了這個環境。與入口相對應的是竹簡性景墻,清晰的介紹了茅臺酒的在巴拿馬的揚名經過,采用竹簡形式更能烘托貴州園的特色,環型鋪地圍合的主題雕塑是整個方案的重點,雕塑是提取了茅臺酒在巴拿馬博覽會摔碎的故事,將茅臺酒瓶摔碎的形態作為元素,形成自然景觀的雕塑。同時雕塑與水景結合,形成美酒從瓶中溢出的狀態,使人聯想到酒香四溢。圍繞四周的是土陶酒壇,更體現貴州的土陶文化,與自然卵石鋪地相呼應,表現貴州擁有最自然的風景,產出了最具特色的陶壇,釀制了獨具香味的美酒,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立足傳統,創造現代園藝展示空間。
1、入口
主體景觀上方是園區的入口,入口處由特色的石燈組成。
2、主題雕塑
本方案以“怒擲酒瓶震國威”故事中摔碎的茅臺酒瓶為主體雕塑景觀,主體雕塑以當年故事中的酒瓶為原型,但瓶上不出現“茅臺酒”三個字,以水代酒,從摔碎的酒瓶中流淌而下。主體雕塑四周以古老的土陶酒壇為容器,種植生機盎然的花草植物,形成繁華似景的景觀,也蘊意著燦爛的酒文化。這些元素組合成了整個園區的主體景觀,簡潔地突出了酒文化的主題。
3、竹簡景觀墻
主體景觀上方是竹簡型景墻,仿佛一幅緩緩展開的古書,竹簡上雕刻著“怒擲酒瓶震國威”的故事,在向人們講述著那段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歷史。
五、植物設計
在植物設計方面,我們結合山東丘陵地帶的土壤類型和氣候影響等因素,多采用適合濟南氣候環境的優良植物品種,以體現“適地適樹”的景觀特色和生態原則。少花桂、、巨紫荊、銀杏、羅漢松、石榴樹、臘梅、紫薇、棕櫚、芭蕉、紫竹、黃金間碧玉竹、蘇鐵、木瓜、紅花?木等常見的優良實用樹種,加上其他貴州地區所特有的觀賞性好且適合濟南生長環境的鄉土樹種。在植物的選擇上,我們尤其強調植物的經濟實用性和地理環境及氣候的適應性。
編輯:zhao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