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延安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9年11月14日至15日,陳植造園思想研討會暨江蘇省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在南京林業大學召開。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傳承•交融"。江蘇省建設廳、教育廳領導和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及風景園林院校師生共計500余位參加了此次會議。
江蘇省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共分三個分論壇,分別討論園林歷史與理論研究、園林設計及工程、園林植物研究與應用。
中國農業大學觀賞園藝與園林系博士研究生任斌斌在15日下午舉行的“園林植物研究與應用”分論壇上做了題為“模擬延安地區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觀設計研究”的報告。

該研究采用典型樣方法對陜西子午嶺森林植被進行取樣,利用99塊樣地資料對群落進行TWINSPAN分類,按照不同指示種將其劃分為11個群落類型。其中,9個為自然群落,2個為人工群落。通過分析各個群落的層次結構和外部特征,對具有地帶性植被特征的的自然群落進行模擬,形成13個可供城市園林綠地應用的植物景觀配植模式,用以指導城市園林綠地中植物群落的構建,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觀,為延安地區植物配置提供依據,也為其他地區模仿自然植物群落建設提供參考。
1、模擬“側柏?白刺花?白羊草”
模擬“側柏?白刺花?白羊草”,形成“側柏+山桃?白刺花+甘蒙錦雞兒?白羊草”的配植模式,營造以春景為主的植物景觀。在上層空間中,側柏為背景,山桃為前景,二者相互映襯,形成優美的早春景觀;中層空間中,白刺花、甘蒙錦雞兒均為晚春開花植物。此外,側柏、山桃、白刺花、甘蒙錦雞兒、白羊草均為喜光耐旱植物,也可作為防護林和荒山恢復的基本模式。
2、模擬“杜梨?蔥皮忍冬?披針苔草”
模擬“杜梨?蔥皮忍冬?披針苔草”,形成“杜梨+茶條槭?蔥皮忍冬+黃薔薇?披針苔草”的配植模式,營造以春、秋景為主的植物景觀。上層空間中,以杜梨為主體,點綴茶條槭;中層空間,蔥皮忍冬耐蔭植于林下,黃薔薇喜光植于林緣;下層空間則以披針苔草鋪底。
3、模擬“野核桃?凍綠+金銀木?披針苔草”
模擬“野核桃?凍綠+金銀木?披針苔草”,形成“野核桃+北京丁香?凍綠+金銀木?披針苔草”的配植模式,營造春季有花(金銀木),秋季有果(金銀木),夏季則既有綠蔭(野核桃),又有濃香(北京丁香)的三季有景的植物景觀。上層空間中,以野核桃為主體,點綴北京丁香;中層空間,金銀木植于林下,凍綠點綴其中;下層空間則以披針苔草鋪底。
4、模擬“遼東櫟+細裂槭?多花木藍?披針苔草”
4.1、遼東櫟+細裂槭?多花木藍+黃薔薇+秋胡頹子?披針苔草
遼東櫟、細裂槭為上層骨架,叢植的多花木藍為中層主體,黃薔薇、秋胡頹子點綴其中,下層以披針苔草鋪底。生態功能上,5種植物均為抗風、抗旱和耐瘠薄的植物,作為水土保持和防風林的基本配植模式;景觀功能上,該模式春季可賞花(多花木藍、黃薔薇),秋季可賞葉(遼東櫟、細裂槭)、賞果(秋胡頹子),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
4.2、細裂槭?黃薔薇?早熟禾+山羅花
上層以細裂槭形成骨架,中層選擇群植黃薔薇構成主體,下層以草坪草早熟禾鋪底,同時以山羅花嵌于林緣,形成簡潔而又富于季相變化的植物景觀。
5、模擬“遼東櫟+山楊?土莊繡線菊?披針苔草”
5.1、遼東櫟+山楊?土莊繡線菊?披針苔草+達烏里胡枝子
以遼東櫟、山楊為上層,土莊繡線菊為中層,披針苔草、達烏里胡枝子為下層,構建具有復層結構的防風林體系。
5.2、山楊?土莊繡線菊?披針苔草+達烏里胡枝子
以遼東櫟、山楊為上層,土莊繡線菊為中層,披針苔草、達烏里胡枝子為下層,構建具有復層結構的防風林體系。
6、模擬“遼東櫟?土莊繡線菊?披針苔草”
6.1、遼東櫟?白刺花?披針苔草+達烏里胡枝子
以遼東櫟為上層,白刺花為中層,披針苔草、達烏里胡枝子為下層,構建具有復層結構的防護林體系。此外,四種植物均為耐旱、耐瘠薄植物,適于延安大部分地區,也可作為水土保持的配植模式。
6.2、茶條槭+遼東櫟?土莊繡線菊+蔥皮忍冬?披針苔草
上層空間以茶條槭為主體,適當點綴遼東櫟,中層空間片植土莊繡線菊和蔥皮忍冬,下層以披針苔草鋪底,營造春、夏、秋三季植物景觀。
7、模擬“白樺?土莊繡線菊?披針苔草”
7.1、白樺+山楊?土莊繡線菊+秋胡頹子?披針苔草
該模式上層以白樺和山楊進行混植,二者樹形相似,形成統一,樹干一為白色,一為青綠色,在冬季萬樹凋零之時,對比強烈;土莊繡線菊、秋胡頹子則植于林下,其中,土莊繡線菊以片植為主,秋胡頹子做適當點綴,其枝葉緊密,可將其修剪成型;下層以披針苔草鋪底。
7.1、白樺?披針苔草
以白樺為上層,披針苔草為下層,營造出獨具特色的白樺林景觀。
此外,考慮到白樺的生長習性,因此,上述兩種模式在應用時應當特別注意,盡量應用于高海拔區域。
8、模擬“葛蘿槭?東陵八仙花?華北鱗毛厥”
模擬“葛蘿槭?東陵八仙花?華北鱗毛厥”形成“葛蘿槭+白蠟?東陵八仙花+金銀花?早熟禾+落新婦”的配植模式。上層空間以葛蘿槭為主,搭配少量白蠟;中層空間,東陵八仙花和金銀花均耐蔭,植于林下;下層,以草坪草早熟禾替代華北鱗毛厥,進行鋪底,落新婦則配于林緣,三層植物相互搭配,共同營造四季植物景觀,實現春、夏可賞花(金銀花、東陵八仙花),秋可賞葉(白蠟)、果(金銀花),冬可觀干(葛蘿槭)的景觀效果。
9、模擬“葛蘿槭+五角楓?木姜子?披針苔草”
模擬“葛蘿槭+五角楓?木姜子?披針苔草”形成“葛蘿槭+五角楓?木姜子+蔥皮忍冬?早熟禾”的配植模式。上層空間中,葛蘿槭、五角楓混植,二者在葉形、葉色及株形上形成統一;中層空間以木姜子為主,搭配少量蔥皮忍冬;下層以草坪草蔥皮忍冬鋪底。其中,木姜子的揮發性油類具有殺菌作用,因此,該模式除一般園林外,還適于醫院、療養院等應用。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