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貸款,不去銀行找“如得”
發生在金華市南山苗木專業合作社上的故事,最有典型性。
“南山苗木”是家農民自辦的專業合作社,以種植銷售苗木為主,2008年的銷售收入已經有8000多萬元。不過,這么多年來,“南山”卻一直很難貸到款,原因是苗木產品不能作為銀行抵押物,這讓“南山”經營者寢食難安。
直到“南山”遇到“如得”,才真的“如魚得水”。
“如得控股”的董事長周建橋就是搞花卉苗木起家的,對“南山”的困境感同身受,而且“南山”也是家好企業,于是很快就向銀行做出了推薦和擔保。沒多少日子,中國銀行的500萬元貸款就轉到了“南山”的賬上。
“這筆貸款真是雪中送炭啊。”一位企業負責人說,預計今年合作社銷售收入可達9500萬元。
目前至少有30多家種養殖大戶和花卉中小企業,在“如得”的幫助下貸到了款,最多一家貸款1000萬元。“要貸款,不找銀行找‘如得’”的話流傳開來。
僅僅半年時間,中行提供給“如得”的1.2億元擔保額度已全部用完,仍有近十家種養殖大戶、中小企業,正在排隊等待貸款。于是,中行金華市分行追加給“如得”8000萬元擔保額度。
“如得”出手,當起最好的“二傳手”
“如得”為何這么受歡迎,其背景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企業貸款難。尤其是金融寒風一吹,就雪上加霜了。
這些年來,種養殖大戶和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為緩解這個問題,浙江省各大銀行根據政府號召及民生需求,為中小企業、種養殖大戶推出了各式各樣的貸款,近來又推出了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讓更多浙江中小企業、種養殖大戶看到了新希望,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困難重重。
由于小額貸款業務面廣、金額小、居住分散、經營成本高、利潤率低,各大金融機構對此積極性不高;而中小企業及種養殖大戶往往綜合素質不高、文化水平低、人緣關系少,再加上小作坊式居多、賬冊不全等各種因素,很難符合銀行貸款條件,辦理手續相當困難。
于是,就誕生了當“二傳手”的“如得”。
如今,“如得”已經成為金華最大的民營擔保公司之一。
現在,只要種養殖大戶和中小企業能由“如得”推薦并提供貸款擔保,中國銀行金華市分行在經過一些確認后,一周內就可以發放貸款。
“如得模式”,或可破題解決小企業貸款難
其實,周建橋的如得控股集團主要涉及兩個行業,其一為花卉培育租賃,主打品牌“萬象花卉”;其二才是投資擔保。
這兩個看似不沾邊的行業,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花卉業的上游供應商,有不少為當地的種養殖大戶,在發展過程中常遇到資金瓶頸,這些大戶日子不好過,也會影響到下游的采購商“萬象花卉”。
于是,有資金實力的周建橋成立了擔保公司,最初目的是為種養殖大戶提供發展的資金擔保。
更重要的是,“如得”對這些上游企業,都非常熟悉,做起擔保來,絕不會“無的放失”。
如今,“如得”這種“熟一行,做一行”的操作模式,已經引起了不少經濟專家的關注。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非常突出的問題,依托中國銀行的強大實力,如得控股集團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創新做法。過去我們講金融創新,都是考慮銀行怎么創新,而這樣一種模式則告訴我們,在金融創新中,龍頭企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雪軍教授如是說。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