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龍:加大城市綠化建設 構筑首都綠色屏障
加大城市綠化建設 構筑首都綠色屏障
??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董瑞龍
北京城市綠化建設高速發展,經過長期不懈的綠化建設,目前形成了喬灌結合、花草并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錯落有致、景觀優美的城市環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下發后,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董瑞龍接受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市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加大對城市的綠化建設。
董瑞龍說,中央領導歷來高度重視首都林業綠化,多次視察指導首都生態建設和綠化美化工作;市委、市政府領導堅持把林業綠化工作作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綠色北京建設的重要基礎、宜居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產業來推動,始終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投入,為首都綠化事業的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北京市主要實施了以構筑三道綠色生態屏障為主體的生態體系建設工程,目前,城市、平原、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初步呈現出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優美景觀,首都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據董瑞龍介紹,北京市三北工程建設也同步促進了林業產業化建設的發展步伐,林業富民工程取得實效。2008年,全市林業產業產值達到96.32億元。從業果農戶人均收入7790元。平谷的大桃、昌平的蘋果、懷柔密云的板栗、大興的梨、房山的柿子等五大特色果品產業基地基本建成;花卉生產面積3821公頃;蜜蜂飼養量超過20萬群,蜂產品加工產值7億元,出口創匯超過900萬美元;林下經濟面積達到2000公頃,從業農戶達9325戶,帶動就業人數4.2萬人,戶均增收8400元,形成了林菌間作、林藥間作、林花間作等一批林下經營模式,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董瑞龍提出,北京市將按照《意見》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戰略任務,以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為契機,努力推動首都園林綠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今后,我們將主要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一是明確發展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大園林、大綠化、大產業、新水平四大理念,加快建設生態、安全、產業、文化、服務五大體系,全力建設以生態優先為基礎、科技管理為支撐、質量效益為核心、惠民富民為目標的“生態園林、科技園林、人文園林”,推動首都園林綠化向更高水平科學發展。
二是提升綠色生態體系水平。按照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和生物多樣性原則,以實現最佳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為目標,實施科學管理,形成功能完備的3道綠色生態屏障。
三是加快林業產業體系發展。按照產業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和富裕農民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首都優勢,因地制宜,突出主導產業,加大標準化基地、精品示范園建設,大力實施林業富民工程,重點抓好果品、花卉、種苗、森林旅游和蜂業等綠色產業建設。
四是增強森林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功能。加強森林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確保首都森林資源的安全。要充分發揮首都的科技優勢,采用先進技術設備,以專業化、正規化、現代化為目標,增強對火災、蟲災、人為侵害森林“三災”的防控能力。
五是完善生態林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生態林補償機制,結合林權制度改革,依據首都園林綠化生態服務價值,研究制定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加強生態管護站建設,鞏固綠化成果,切實開創生態公益林可持續健康經營的新局面。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