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夕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劉秀晨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在2010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前夕,中國風景園林網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前北京園林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劉秀晨先生。

劉秀晨委員
劉秀晨作為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委員,這些日子特別繁忙,他將在會上作“低碳與國土綠化、城市園林”的發言 ,以及提交“關于支持發展重點小城鎮的若干建議”的提案。作為在北京林業大學學習園林專業,從園林綠化行業基層指導種樹開始,直到設計幾十個公園與園林,并獲得眾多獎項的園林專家;同時作為擔任過園林局局級領導干部,至今還擔任國務院參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等職務,有著行政與技術領導經驗的委員,由他作低碳與園林綠化的發言是與他的專業、事業、實踐與經驗完全相符的,因此也是科學、真實與準確的。
低碳與國土綠化、城市園林
這位從17歲就跨入林大與園林綠化打上交道,至今65歲,將人生近50年時間都獻給園林綠化事業,并做出很大貢獻的園林專家,非常熟練地對記者談了一系例數字。他表示:人類工業文明已發展了三百年,三百年對許多國家上千年的歷史來說不能算長,但就是這三百年,地球資源卻已被耗去了60%,在耗去這么多寶貴資源的同時,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濃度卻增加了5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氣候的變暖,將給人類經濟發展與生存環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面對人類這一共同的災難,國際上研究氣候的社會知名人士指出,人類只有96個月的珍貴時間來應對這場空前的浩劫。
20O9年12月7日至18日全世界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在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中國總理溫家寶向全世界莊重宣告,中國承諾至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將減少40%到45%,那么中國將如何具體實施,來履行這一承諾呢?
針對記者這一問題,劉秀晨委員回答說應該從三個層面來入手,第一是建設低碳經濟,第二是建設低碳城市與低碳社會,第三是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在以上三方面目前所采取的建筑節能減排、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少開私家轎車、采用節能燈等措施、辦法都只是減少工業社會碳的排放量,是一種被動的治理行為。而低碳戰略的主動行為,他認為是提高森林覆蓋率與質量的國土綠化和?加城市綠量的城市綠化。
通過城市園林綠化、國土綠化,樹?多了、綠化質量高了就可以多吸收二氧化碳,為低碳城市、低碳經濟的建設做出主動性貢獻,有識之士都應該深刻認識到綠化和綠地質量的重要意義。這是劉委員"低碳與國土綠化、城市園林"發言的重要核心! 那么, 中國目前建設低碳城市、低碳經濟正處于怎樣的一個形勢之下?記者又提出疑問。
劉秀晨委員思考了一下說道,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雖然很快,但總體上尚未定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低碳經濟、低碳城市的發展道路正是最佳時機。老城轉向低碳城鎮,新城建設低碳生態城,這些都在城市化、城鎮化中獲得推進。城鄉一體化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衛生文明城市、生態宜居城市等都為建設低碳城市、低碳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推動國土綠化、促進城市園林綠地發展,吸納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時加強工業、交通、建筑、生活各領域的減排方法,那么中國至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將減少40%到45%,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向世界作出的承諾是一定會實現的。
記者高興地表示,劉委員的這個發言對中國建設低碳經濟、低碳城市與低碳社會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應該受到此次政協大會的重視。
附 劉秀晨委員往屆兩會相關提案:
關于支持發展重點小城鎮的若干建議
劉秀晨:建設北京近郊四大“綠肺”的設想
劉秀晨:建議我國制定風景名勝區法
劉秀晨:今年是確定“國花”的最佳時期
劉秀晨:“一國兩花”可行的四個原因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