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園林科研所古潤澤:創新探索發展
三、科學創新 美化北京 造福百姓
園林科研所最大的實力是科研,最大的優勢是創新,于是針對北京園林綠化存在的現實問題,園林科研所逐一進行科研,并用創新的思路予以解決。
北京市區楊樹、柳樹春季的飛絮困擾了北京百姓多年,于是科研所組織科研人員攻關,研制成功了“抑花一號”, 控制并改變了北京春天的一景-----滿城飛絮、滿街絮團、婦女們戴頭巾擋飛絮,大人、小孩、老人,人人都繁惱飛絮的現狀。園林科研所為民除害,除掉了北京春天的飛絮,為美化北京、造福北京百姓立下大功。
北京街道兩旁、公園園林中,一些樹缺少營養,長期得不到補充,最后枯瘦而死。過去用塑料針頭向樹中輸送營養液,由于塑料針頭太軟,針頭扎進樹中不夠深,結果造成營養液都堆積在針頭周圍,使樹出現局部壞死。園林科研所經過無數次研究、試驗,最后用鋼針釘入樹中,結果輸入的營養液流遍樹的周身,起到了營養樹、強壯樹的極佳效果。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周邊的樹木,就是因園林科研所的這一創新科研成果而首先受益的。
北京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緊張的大都市,以科學為基礎,創新綜合解決北京園林綠化澆灌問題的重擔就由園林科研所主動承擔了起來。
在談到園林綠化綜合節水時,古所長說道:“作為市園林科研所,要主動為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分憂解難、出謀劃策。只有園林科研所先行一步,主動做了,并做出了些眉目,那么許多部門、許多單位就會前來支持你、配合你,科研、項目經費也就會到位。”
“園林科研所研究的中水,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若北京園林綠化全部使用中水澆灌,那么北京每年將節約一個數字巨大的用水量。這項科研引起了市規劃委、市水利局等部門的高度重視。”古所長繼續道:“現在市里每年要建100公里的中水管道。那么,這100公里中水管道鋪在哪里,怎么細化中水管道的鋪設走向,這些還都要依靠園林科研所。因為園林科研所有航空遙感衛星的相關資料,這可是園林科研所大顯身手、展示科研優勢的大好機會。此外,一畝草坪到底一次要澆多少水?一年要澆多少水?每天什么時間澆灌最省水,這些也需要園林科研所來研究,來回答。”
“看來你們肩上的擔子還很重呢!綜合節水,除了大量使用中水、優化澆灌技術外,還有什么更新的好辦法?”記者問道。
“還有一些好辦法在今后也很值得推廣。”古所長繼續道;“比如園林科研所目前設計一個公園,每年夏天雨季時可將雨水留存下來,以供平日澆灌。”
“這個辦法很好!”記者高興地說道:“北京每年七、八月份大雨傾盆而下,有時還會造成水災,白白流走實在可惜,若能將它善加留存下來,這真是一件好事、大事。”
古所長高興地笑了起來:“存住雨水,利用中水,北京園林澆灌就再也不會缺水了。”
“我想,不光是北京的園林不再缺水,整個北京的用水也會得到一定緩解。”記者說道。
古所長點點頭,說道:“雨水加中水,這兩大塊水體已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了。除了這些大辦法,還有一個非常省事的小辦法,將樹皮蓋在樹根部的土壤周圍,這可以減少樹根部水的蒸發損耗。這個辦法雖小,但效果卻并不小。”
存雨水、引中水、巧澆灌、降蒸發、止飛絮、強樹木、創新品,北京園林科研所研究了各種方法,用他們的智慧為北京城市節水、綠化美化、改善人居環境做貢獻。
除了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北京園林科研所取得成績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那就是身為所長的古潤澤帶頭,節假日加班加點講奉獻,經濟上清廉潔、作風剛直正派,業務上精益求精。這一切都影響、帶動并形成了一支作風過硬、技術精湛、勤于思考、永遠創新的科研團隊。
告辭了古潤澤所長,在返回的路上,記者思考著,北京這個充滿了生機的東方大都市的園林美化,需要園林科研所不斷地貢獻智慧和勞動,期望北京園林科學研究所未來發展再上層樓,成為國際一流的優秀園林科研機構。
編輯:jojo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