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以“城市園林、品質生活”為主題,通過大會報告、專題報告和分組交流,與會領導、專家、代表著重就城市景觀營造、古樹名木保護、節約型綠化建設、科學養護體系建設等方面展開研討。"/>
2010中國第三屆長三角城市園林養護技術與管理研討會于11月11日至12日在杭州舉辦,本屆研討會由長三角城市園林養護技術與管理協作網和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主辦、杭州市綠化管理站承辦、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協辦,吸引了來自泛長三角、山東、江西等地36個城市的二百七十多位代表參會。
研討會以“城市園林、品質生活”為主題,通過大會報告、專題報告和分組交流,與會領導、專家、代表著重就城市景觀營造、古樹名木保護、節約型綠化建設、科學養護體系建設等方面展開研討,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建管水平、實現城市園林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諸多問題制約行業發展
在題為《傳承?借鑒?融合與發展》的主題報告中,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施奠東對當下國內園林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批評,如行業法制建設不健全,風景區、城市綠化領域沒有國家級大法約束,而是停留在法規的層面,管理體制和機制變動大,難以依法辦事,不利于行業規范化建設;風景園林學科發展滯后,不能系統科學地指導實踐;風景園林師、園林施工項目經理仍未開展資格認證,招投標制度不規范,行業潛規則盛行,嚴重制約建管水平提升等。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和城市人口劇增,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過程中,風景園林作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綠色基礎設施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維護城市生態安全的主要因素。城市綠化是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保障,園林綠地在節能減排,增加‘碳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奠東指出,在園林綠化實踐中仍沒有真正形成以生態為主導,生態與美學互動的建設觀念,廣場風、大樹風、色塊風此起彼伏。園林設計不分場合、地點、環境,造成大量資金、資源的浪費,致使項目投資大,卻少精品的現象頻頻出現。園林科技發展薄弱,我國在品種研發、病蟲害防治、肥料研制領域嚴重落后于國際水平,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林建管的品質提升。
對于園林建設中普遍存在的西風東漸、洋風盛行的現象,施奠東也表示強烈反對。他指出,在年輕設計師中間總有一股照抄照搬國外設計之風,很多西方設計理念反而成為國內園林項目的主流思路。對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園林行業的經驗教訓總結研究不夠,且很少有人耐心研究被外國專家奉為至寶的中國優秀的園林文化。施奠東更提出“未來我國風景園林藝術風格向何處發展”的論題,引發代表深思。
設計應維護自然文化特征
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以及剛剛建成開放的杭州江洋畈生態公園建設經歷,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王向榮與參會人員分享了自己的園林設計理念。他指出,園林設計應以維護場地所在地區的鄉土風情和生態系統為重要原則,并通過設計將場地上獨一無二的自然和文化特征進行充分展示。此外,“生態”不是符號,沒有哪種材料代表著“生態”,只要使用材料就會消耗自然資源,設計中應以合適的材料借助合適的方法用于合適的土地,這樣才能創造更加生態的園林。
對于在設計中如何體現文化特性,王向榮提出,新的風景園林文化不應局限于對區域歷史的再現,還應是對場地現有文化景觀的維護和延續,這樣的風景園林文化才是真實的、唯一的。以江洋畈生態公園為例,王向榮解釋道,在許多人眼中,場地上是一片自然植被,并沒有什么文化。但江洋畈從山谷變成淤泥庫,又變成茂密的次生林地,不僅僅是一個自然過程,本身就包含文化信息,是千百年來西湖疏浚歷史和文化的一部分。江洋畈生態公園的建設與歷史上種種結合疏浚建設西湖景點的事件一樣,都體現了西湖疏浚的歷史和文化。“對場地形態(包括地貌和植被)的尊重和保護不僅是一個生態公園的本質特征,更是維護了場地獨特的文化,也延續了杭州西湖的特有文化。”王向榮說。
多環節完善促科學養護
隨著各地園林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后期養護作為綠化成果積累的重要保障逐漸成為各個城市主管部門的工作重心。但施奠東指出,受管理機制和資金體制影響,很多城市的養護資金難以到位,仍舊是“重視量的提高,忽視質的提升”。對于園林綠化最基本的規律???“三分種,七分養”,沒有引起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有錢建起來,沒錢養起來”成為不少地方的共性難題。“園林養護不是除草、種花、澆水、修剪那么簡單,它是施工后續階段的重要環節,是提升景觀效果的過程。一個優秀的園林項目如果養護不到位,也難逃衰敗、荒廢的厄運;而一個設計理念一般的作品,如果養護精細科學,也能呈現不俗的景致。所以說,養護是設計再優化、施工再優化的過程,絕對不該受冷遇。”
圍繞“綠化養護的市場化運作”、“地方性綠化養護質量標準的交流”、“花境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居住區綠化養護管理及品質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抗災減災及應急管理”五個主題,與會代表也進行了熱烈研討。代表們就如何完善園林養護招投標操作過程、規范養護市場等話題積極溝通,相互借鑒。為了選擇更優秀的養護隊伍,代表們還建議將資格預審改成資格后審,增加技術標分值。此外,通過加強對從業人員素質、機械設備水平的要求,抬高養護單位進入養護市場門檻。加強養護合同期的質量監督管理,嚴肅考核制度,以及提高中標單位養護工人專業技能水平等問題也成為研討的重點,很多代表結合本地情況介紹了經驗,增進了城市間的相互了解。
最終,本屆研討會達成“以人為本、強管精養、科技創新、節約低碳、注重人才培養、加強聯動合作,提升園林綠化整體水平”的共識。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