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建筑需多維整合設計思想
近幾年,中國房地產業高速發展,每年新增建筑面積超過18億平方米。這些建筑有多少可以稱之為精品?在當下這一快速、浮躁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是否可以沉淀深思:建筑如何與時代掛鉤?建筑多元化創新如何圍繞理性本源?影響未來房地產的設計因素有哪些?
建筑與時代理性掛鉤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尤其當住房市場分化之后,買房人從有為青年到知天命老人,各個年齡段都是購房大潮中的一支大軍。這種年齡層無論從受教育程度、文化理念,還是從主觀意識、欣賞水平都無法用統一標準、風格來標注。
“建筑離不開時代、離不開受眾,不同時代所流行的建筑材料,所達到的科技水平、結構能力都影響建筑的風格。與此同時,開發商的喜好、操盤者的理念、周邊樓盤的對照都會對新建筑產生影響,這就使建筑師開動思維,不斷創新。”漢森國際伯盛設計公司董事沙青麗認為,設計創新不應天馬行空,而應該圍繞本源理性創新。
何謂本源、理性創新?在他看來,設計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推動:創造生活感受,讓使用者、居住者享受愉快的生活狀態;設計應使建筑文化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有所貢獻;還必須考慮到能夠推動業主成功。“設計師與其他藝術家相比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不是畫家可以狂想,我們肩負著發展商的投資。當前很多建筑項目沿襲了中國多快好省、快馬加鞭的狀態,建筑千篇一律,缺乏創新。正因此,很多發展商為了擴大銷售,使項目升值,要求設計師進行建筑創新,甚至希望能夠設計出前所未有的建筑。然而,有些建筑創新并不能被社會所接受,不但不利于發展商的市場銷售,還會使建筑成為城市垃圾。可以說,創新應該與理性相結合,理性地解決復雜問題是設計師應該具備的。在香港,一個建筑師需要肩負整個建筑的法律責任,不僅需要考慮環境、人脈、用戶需求、業主需求、土地價值,還要考慮市場、政府需求、規范、技術,在如此多的約束條件下如何找出更好的設計解決方案,這需要理性。一個好的項目應該在城市文脈、環境融合、科技環保等各方面時代元素都有所涵蓋,并最終獲得經濟效益,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好作品。”
建筑多元化風格
隨著世界各國文化的融合,建筑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如何將世界建筑多元化的風格融合在本土建筑中?漢森國際伯盛設計公司總裁盛宇宏在此方面一直進行著研究與探索。例如,在設計廣州項目時,考慮到廣州的地理位置與東南亞區域氣候相似,因此,將當地建筑設計成東南亞風格,使人們感受到一種休閑、放松的氛圍,十分合適。盛宇宏坦言,“我們公司在2001年所設計的時代花園項目就是采用的東南亞風格,當時延用泰國休閑度假酒店的風格,將其與居民的普通生活融為一體,并以泰國某著名休閑度假區的名字命名,這種設計獲得了市場和開發商的認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直到今天,這一風格在廣州地區還十分有生命力。”
除了我國區域氣候特點與其他國家的相似性使建筑風格呈現多元化,社會審美觀的演變也引發了建筑藝術思潮的多樣化。盛宇宏指出,當代,人們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更加強調個性的發揮,建筑審美也就逐步走向多元化。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推動建筑創作多元化的因素之一。科學技術在建筑設計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豐富選擇,從新型建筑材料、先進設備,到科學化的設計軟件,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發展的同時,對設計師的眼界開闊、文化素養、思維方式都會產生巨大影響,新的思想觀念又作用于建筑哲學和建筑理念,使建筑設計更加豐富、多元。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建筑的多元化。”盛宇宏認為,可持續發展必然對建筑多元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筑理應將區域的發展現狀、區域人文等內容體現在設計中,使建筑多元化更加和諧。
科技、文化、環境因素綜合影響房地產建筑
房地產可謂是一個集成產業,其建筑產品即是一個集大成的結晶。國外的很多建筑,貌不驚人,但其內部卻因諸多科技、綠色元素讓人嘆為觀止。“中國未來的建筑也一定會被現代化的科技所影響。”漢森國際伯盛設計公司董事何晃民預言,科技是影響未來房地產建筑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風情與文化對于未來建筑設計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提及風情,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椰樹林立的東南亞風情、豪華典雅的歐陸風情等,這種風情代表著一類人的喜好,正是這種風情喜好,造就了一個個成功的房地產項目。據盛宇宏介紹,東南亞風情的時代花園在廣州獲得巨大成功后,某蘭州發展商來此項目參觀,一見傾心,并將此風情的建筑移植到蘭州,成為蘭州公認最好的豪宅。但并非所有的風情都可以照搬,應該根據當地氣候環境適時選擇。同時,無論發展商還是設計師,在設計風情建筑時,應該執著與純粹,切忌混合。如今有些建筑項目,現代、歐陸、園林、東南亞等諸多風情混合在一起,讓人感覺非常不和諧。
文化與文脈傳承也是影響建筑的重要方面。文脈是城市的肌理和文化,是建筑的靈魂,世界各地每一個城市都有其脈絡,設計師在建筑設計時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想法,而應該了解整個城市的脈絡,放大城市的肌理,并思考該建筑建成后會對城市產生何種影響。尤其是建筑與文化傳承方面更值得設計師思考。
未來的建筑需要與環境高度融合,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不能僅為了人工建筑而大規模破壞自然綠化環境。越來越多的設計公司已經注重設計與環境的融合,漢森國際設計顧問集團便是如此。漢森國際曾在廣西桂林陽朔設計某酒店項目,既融合了當地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文化風情,又保留了原有的樹木樹種,使該項目既有國際性又有當地風情,茂密的樹林、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該項目獲得了各方好評。
時代在變,設計思路也在變。未來的建筑設計需要考慮多方因素,多維整合設計思想將成為未來設計師的又一門新課程。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