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生態水景設計
提要: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水景噴泉設計由專業公司從設計到施工全程負責,整個奧林匹克公園范圍之內所有的環境景觀用水,都是利用污水處理廠提供的高品質再生水,以滿足園區內的澆灌用水、道路噴灑、景觀噴泉用水等要求。奧林匹克公園景觀中心還建立了污水處理站,以確保雨能利用、水系的供應體系良性運行,充分做到水循環利用。
水體要有自我凈化能力,必須首先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然而,絕大多數小區水景的水泥瓷磚襯底,盡管看上去潔凈美觀,卻恰恰破壞了水體的生態系統,于是,失去了自凈化能力的小區水景當然只能依靠耗水費電的方式來進行人工維系,而這顯然是一種高耗能不經濟的方式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水景分布范圍較廣,耗水量較大,除了水系系統凈化再利用的水,還需要外圍水的補充。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水景噴泉設計由專業公司從設計到施工全程負責,整個奧林匹克公園范圍之內所有的環境景觀用水,都是利用污水處理廠提供的高品質再生水,以滿足園區內的澆灌用水、道路噴灑、景觀噴泉用水等要求。奧林匹克公園景觀中心還建立了污水處理站,以確保雨能利用、水系的供應體系良性運行,充分做到水循環利用。
水景噴泉是專業性很強的項目,特別是大型數控噴泉,通常由專業公司從設計到施工全程負責。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水景分布范圍較廣,分散在道路鋪裝、龍形水系以及下沉廣場等多個子項工程中,工程量較大,因為噴泉公司需要通過招標后確定,但是建設周期不允許按部就班地按照先確定廠家再深化設計后施工的程序進行。所以,在各子項工程的施工圖設計中,按照景觀要求的水景、噴泉的形式及效果方案,預先進行了配合噴泉水景預留土建、水電等條件的技術設計。另外,由于當時噴泉工程尚無專項規范,在噴泉水景工程的招標文件中,對噴泉的工藝、材料及施工驗收等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要求。
慶典廣場旱噴泉
方案要求:慶典廣場是奧運期間及重大節日舉行慶典活動的場所,作為溝通國家體育場與國家游泳中心的區域,需滿足大量人流的疏散功能。慶典廣場噴泉噴高3m,旨在豐富景觀,調節氣候,與游人互動,活躍氣氛,增加趣味性。技術設計:結合旱噴位置及總平面設計,設置了水池、泵站及水處理間。
水池:為不影響疏散功能,旱噴泉收水區域的四周不設擋水邊,池面坡度與廣場周邊一致,按地面坡度設置。因為需要允許大型車輛通過,水池蓋板較厚重,開啟困難,所以水池最低的高度為1.8m,滿足人員進入檢修的需要,池寬由噴泉范圍確定。
泵站:從安全考慮,沒有采取將潛水泵直接設在水池內的通常做法,而是在水池的周邊單獨設置水泵房及配電間。泵站地面標高滿足水泵自灌吸水的要求,泵站高度滿足規范要求的設備、管道安裝及操作等空間,最低處凈高2.7m。寬度考慮了設備的安裝、通道等要求,預留排水泵坑等。
水處理間:設計循環水量為24m(寬)×64m(長)×1m(水深)×2/16h=192(m3)。根據處理水量按處理工藝要求設置了一個面積約80m2的下沉式水處理間,高度滿足過濾罐要求確定為3.6m。另外,根據機房通風要求,在一側設置進、排風溝,采取防止雨水倒灌的措施,并預留排水泵坑排水。
給水設施:考慮項目的特殊性,為確保賽時安全,賽時(或其他重要時期)可采用自來水補水。提供自來水及普通中水兩路水源。
排水設施:噴水高度為3m,據此,在噴嘴周邊2~3m范圍設置一圈線性排水溝作噴泉收水并兼作雨水溝使用。在雨水口處分別設進水池的回水管及雨水排出管,水池回水管的高度低于泵站通風口高度150mm(為防止雨水倒灌,泵站通風口采用密閉閥可自動關閉),管徑大于溢水管的要求,當水位超高時兼作溢流管使用。接市政雨水排出管的管底高程低于水池回水管底300mm,保證雨水的排出。另外,考慮水池泄水及泵站地面的排水要求,在周邊設置排水泵排出管需經過下沉花園、湖邊西路方能與水系連接,因此在管線需要經過的區域預留了噴泉管道的位置,并在下沉花園擋土墻及水岸等處預留了穿墻套管。
設備安裝槽:管道及噴頭、水下燈、閥門等設備在水體中安裝需要設固定裝置,而水系常年蓄水,噴泉設備檢修時需要設擋水圍堰排水后才可操作。因此,在龍形水系大屯路南北兩段設置噴泉設備及管道的區域預留了安裝管道及設備用的混凝土槽。槽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管道及設備可固定在槽底結構上,方便了安裝,同時也避免因設置固定支架破壞水系底部防水造成危害。設備安裝槽在噴泉設備安裝區域,設置卷起的槽邊,槽邊平時可防止泥沙進入,檢修時作為擋水圍堰用。
泵站回水口:按照泵站取水口的作法在北二路南側及中一路北側水系西岸分別設置南北噴泉的總回水口及回水干管,回水口底標高高于泵站地面6m,保證水泵入口的吸上真空高度。
下沉廣場趣味噴泉
下沉廣場共有5個院子設有水景,其中南(1號院)、北(7號院)入口處的規模較大,在規劃方案時就有,且要求明確。設計預留了泵站、水池等條件。
1號院水景
設有高壓人工造霧、旱噴泉、水池及水幕。
方案要求
旱噴:噴口20個為跳泉和噴泉的組合噴口。跳泉噴距4.5m,噴水高度5m。坡地水池面積為1100m2,高度從-6.15m向水景墻傾斜50cm,最低點標高-6.65m,水池容積為262.5m3。要求不噴水時水池有水,噴水時可退水。水幕墻高6.5m,長50m,從墻頂布水槽布水,通過頂堰在墻面上形成2mm厚水膜。高壓人工造霧位于紅門廣場兩側,噴頭共1008個。
噴泉水池在方案中已確定,滿足方案要求需要設置噴泉不運行時及退水時可容納水景總水量的蓄水池及泵站、水處理間等設施。
蓄水池:在下沉花園1#泵站地下1層利用地面至結構基礎的回填土層的高度設置總容積為360m3的蓄水池,可容納噴泉水池及水景墻布水槽的總水量。蓄水池頂標高低于室外噴泉水池底標高,使水能自流進入蓄水池中。在噴泉水池與蓄水池間設4根管徑為DN250的聯通管及設電動閥,需要時能在15min內將噴泉水池水排空。蓄水池兼噴泉進水、調節池及水泵的吸水池等。
泵站:在1#泵站地下1層設下沉式噴泉泵站,按旱噴、水幕分設泵組滿足工藝要求。泵站地面高度低于蓄水池,滿足水泵的自灌吸水要求。水處理間設在泵站內,循環處理水量為360/12=30(m3/h),因為水幕與旱噴水質標準不同,為滿足旱噴水質,,在旱噴水泵出口設置二次消毒裝置。另外,單獨設水泵自市政給水管吸水再經處理后供給高壓人工造霧噴頭用水。
給水設施:同前,提供自來水及普通中水兩種水源供噴泉補水。
排水設施:由于下沉花園雨洪利用系統南區的收集池設在1#泵站的地下3層,因此,將噴泉蓄水池的溢水管及泄水管(在噴泉泵吸入口位置接出)接至雨水收集池,使噴泉廢水得以利用。泵站地面排水、噴泉水池最低處排水坑(低于噴泉回水管高度的排水設置積水坑采用潛水泵提升)排水及泵站蓄水池最低處排水管均接至設在地下2層夾層的下沉花園南區污水泵站排出。在水池邊緣結合噴泉管溝設置雨水溢流口及泄水口。當噴泉水池水位高于溢流水位時溢至雨水管道排出,雨季及噴泉水池清洗時可打開泄水閥泄水。
7號院水景
水體沿下沉花園最北邊大臺階東側的四個水槽跌落到下沉花園水池,形成跌水。大臺階的每一休息平臺設水池,水池面積6.6m2,水深50mm,水池標高由南往北分別約為-2.100m、-0.600m、0.900m、2.400m。下沉花園水池標高-5.150m,面積387m2。池底面層為架空做法,池深700mm。水池中擬養殖小型觀賞魚類。跌水量可調節,以形成貼墻薄水膜或似瀑布狀的不同效果。
編輯: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