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綠肺手法與傳統不同
在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和福岡等日本大城市中,立體綠化建筑非常流行。其中許多充滿創意的綠化設計已成為環抱生態的新寵,蔓延到伊勢丹百貨店、三越百貨店那樣的百年老店和眾多的寫字樓、公寓、醫院和學校、公共設施以及市政大廈的屋頂和墻壁。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官員稱,全日本列島自2000至2006年的7年間,已實施屋頂平面綠化160萬平方米,墻壁垂直綠化10萬平方米,加上2000年之前已有的立體綠化面積,新型綠化體已經成為城市生態環境的綠肺。在一塊濃郁的綠墻前,財團法人“都市綠化技術開發機構”職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于這種新型“城市綠肺”的營造,日本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自治體也通過了各種形式的地方條例,要求地基面積答2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綠化面積必須達到建筑面積的兩成.一般民居等小型建筑物,則規定對2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型綠化體,予以實際費用兩至三成的補貼,最高額可達100萬日元.就是在這種軟硬兼施的綠化政策下,企業和國民紛紛將立體綠化當作自己的社會性責任,營造自己的綠洲.
與傳統的種樹、植草、養花等綠化手法不同,新型立體綠化生態,全靠材料技術、植物培養技術、澆灌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的強烈支持。被稱為“立體綠化先鋒”的“東邦LEO”公司告訴記者,按日本的建筑法律規定,樓頂沒平方米承重必須在70公斤以上,而該公司用再生塑料等制造的各種屋頂種植基盤,會缺水自灌,下雨自排,已始終保持在35公斤以下。而且其開發的墻壁垂直綠化系統,能使植物橫向生長,已成功把墻體綠化提升150米的高度。如今日本綠化建筑也依借高科技解決了樹根破壞、墻體侵蝕、污水滲漏、狂風暴雨和地震的危害。此外,綠化用的植物也從傳統的花草轉向高莖植物、灌木和綠竹,甚至是無需粒土但又四季常青的綠苔。因此日本屋頂的綠化設計更多的是小橋綠水式的庭院和春種秋收型的菜園了。
灌木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干、呈叢生狀態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干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常見灌木有玫瑰、杜鵑、牡丹、小檗、黃楊、沙地柏、鋪地柏、連翹、迎春、月季、荊、茉莉、沙柳等。
綠竹是福安市一項傳統的林業特色產業,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叢生竹,群眾種植綠竹的歷史已有400年。目前福安全市約3萬農戶參與綠竹生產,綠竹面積達5.5萬畝,年產綠竹筍1萬噸,產竹材1萬噸,年產值達1.2億元,居全國各縣(市)之首。福安市竹木協會秘書長姚克平介紹說,福安發展綠竹產業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地理、氣候條件而言,福安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9.3℃,土壤疏松PH值4.5-7,非常適宜綠竹生長。種植綠竹投資省,見效快,是農民致富的好途徑,因此,上世紀80年代末,省內外很多縣市如浙江溫州、三明尤溪等都來取經學習,推廣福安種植綠竹經驗。
綠竹筍,又稱馬蹄筍,質地脆嫩、味道鮮美、清甜可口,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而且,綠竹筍在生長過程中,不需要使用農藥,是一種無污染粗纖維的純天然綠色食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民食物結構也日益改善,逐步向營養、保健、省時、便利的方向發展。綠竹筍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竹筍及其加工制品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營養成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消費量近年一直穩步增長。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最受日本人喜愛的景區,就在西安的東郊
青龍寺座落在西安樂游原上,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興盛于唐代,據說這里曾是太子的府邸,也有人說是種植藥材的地方。【詳細】
日本留下的戰爭遺址經改造成最獨特的酒店
平時大家比建筑,都是比誰的最高誰的最豪華,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高高的大廈,但我國不走尋常路,建了一個逆天的建筑,深坑酒店,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酒店,也是第一個被建在坑里的酒店。【詳細】
日本園林展將成為日本最大的園林專業展會
一年一屆的日本園林展GARDEX將于2018年10月10-12日期間舉辦,該國際展會的主辦單位是日本農業部,展出場地位于千葉縣幕張國際會展中心。逾萬平米的展館預計將吸引來展商數量1400多家,專業觀眾40000人次左右。【詳細】
為什么日本和美國居民多數選擇建造木房子
美國和日本為什么居民使用木結構房子比較多,仔細下面介紹都明白日本何美國居民都比國人注重安全這塊,感覺遇到任何問題自己會去想有效的辦法解決。國內地震很多次了為什么還是很少人考慮建造木房子呢,采用木房子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