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濱--走自己風格的路,德國現代園林解讀
3月31日,由中國風景園林網主辦的第六屆青年風景園林師沙龍座談上,北京市京華園林工程設計所所長、風景園林師編委會副主任劉紅濱女士,為河北農業(yè)大學園林與旅游學院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劉所長以在德國考察的經驗和思考為線索,闡述了她對德國現代園林的思考。
劉紅濱,《走自己風格的路--德國現代園林解讀》
德國現代園林是起于二戰(zhàn)之后。二戰(zhàn)后,德國大部分城市都變成了廢墟,只要少數的城市比較完整的保存下來。以羅騰堡為例,羅騰堡,充分展示了德國在歷史、文化和古城保護的完整性。詮釋了德國園林文化的內涵:文化是人們生活中的交流、是在群體生活中形成的習慣、約定、娛樂,離開了生活的文化是“假”文化或者說是一種博物館化的文化,而在生活中繼續(xù)延伸和發(fā)展才是文化傳統(tǒng)真正的價值。所看見的古城風景: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或者說是因為這種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環(huán)境空間,古城因為有了文化的延續(xù)而更美麗,文化因為古城的完整保存而更有魅力。
羅騰堡,充分展示了德國在歷史、文化和古城保護的完整性。
德國在發(fā)展現代工業(yè)的同時,刻意保存著城市最為典型的歷史風貌。
1、德雷斯頓的重建
德雷斯頓在戰(zhàn)后夷為廢墟,但是,當地居民在重建這座城市時并沒有急于把現代化扣在其上。
他們用了50年的時間重新建設中心的宮殿區(qū)和教堂,即使今天,還有一些區(qū)域沒有建設,等待著重新建設的資金。可能有些地區(qū)要等待很多年,但是,他們依然堅持。
保存歷史,就是保存自己的人生和社會的價值。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地區(qū)的生命足跡。
2、舊工業(yè)區(qū)改造,刻意保留城市發(fā)展的歷程
1)對于歷史的記錄不僅是對于古代文化的保護,同樣體現在對于近現代生產活動或者生活空間的記錄和保存方面。
2)不隨意抹殺一個時期的記憶,而是在城市發(fā)展的過程中刻意留存下來。
3)讓這種記憶自然成為這一地區(qū)的特色。
現代建筑學基本藝術理論在園林中予以延伸。
德國的現代園林,充滿著對自然的熱愛,在整個園林體系當中都詮釋德國哲學的脈絡。不但如此,很多德國現代園林作品也是對新技術、新工藝的表達,是時代精神的體現,適應了現代社會生活需要。德國現代園林文化在人們的活動中傳承和延續(xù),使得現代建筑學基本藝術理論在園林中予以延伸。
編輯:milili
相關閱讀
潮汕建筑風格特點——五行山墻
人們在談論潮汕建筑風格特點時,大都離不開“下山虎”、“四點金”、“駟馬拖車”、“百鳥朝鳳”等布局,頂多是旁及嵌瓷、石雕,殊不知最具潮汕特色的建筑裝飾卻是——五行山墻(屋耳)。【詳細】
匯總:地產園林風格研究及造價
國內外房地產園林風格研究及造價,東南亞風格、現代中式、傳統(tǒng)中式風格、新亞洲風格......你最喜歡哪個風格,最想了解哪個風格? 【詳細】
極簡主義風格的景觀設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60年代興起了一個藝術派系——極簡主義,是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始的形式展示的表現方式。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以優(yōu)雅取勝,意圖是借由作品消除觀者意識的壓迫性。【詳細】
庭院設計的兩大要素 風格選擇與布局規(guī)劃
營造一個美麗庭院的第一步是在定植植物之前搞好園林設計。首先應決定庭院的風格,要根據環(huán)境條件,家庭人員組成及養(yǎng)護能力等情況制定計劃。與建筑物一樣,庭院也有不同的風格,庭院的樣式主要有規(guī)則式、自然式、混合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