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地公用設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城市園林綠地公用設施是城市園林重要的環境要素之一,其具體內容和范圍參照《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中的規定,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公廁、洗手臺、園燈、公用電話、果皮箱、飲水站、路標、導游牌、停車場、自行車存放處、攝影部等。
該研究通過實地調查,總結分析了目前城市園林綠地公用設施存在的問題,并從設計程序、設計隊伍建設,以及管理規范等方面給出對策,以促進城市園林公用設施的健康發展。
1存在的問題
1.1人性化關懷不夠,不能滿足游人需求
園林綠地公用設施的功能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目前公用設施雖然可以滿足游人的使用功能,但是在布局設置和設計上,還存在因為人性化關懷不夠而不能滿足游人需求的細節問題。對設施使用舒適性的關注不夠,一些設施缺少科學性,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和環境行為學,不能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習性。出現諸如缺少綠化景觀的簡單硬質鋪裝的停車場、字體和背景模糊一片的標識牌、窗口“森嚴”的公園售票亭、語言生硬的告示銘牌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2與環境協調性較差
由于園林綠地設計中的公用設施在設計中常被排除在整體設計之外,導致公用設施與綠地環境缺少協調性,尤其垃圾箱、公用電話、園燈等小型設施,甚至只作為普通市政設施填充到城市綠地中來,不論造型、色彩還是質感都顯得過于簡陋,缺少與環境的關聯性,缺乏藝術性,不能與優美的園林環境相協調,更難以起到體現環境整體特色并裝飾環境的效果,更有甚者和綠地環境格格不入,無法滿足游人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和精神愉悅需求。
1.3個性不明顯,地域特色不顯著
城市園林景觀綠地不僅要滿足城市居民休閑娛樂,更是一個城市的“門面”,是外地游客對整個城市的閱讀,城市綠地和其中的環境要素擔當著對一個城市性格表達的角色。但是目前,城市綠地公用設施常是工廠化批量生產,作為用具放置到綠地環境中,缺少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些公用設施和其他城市無異,不具有任何地域文化特色,不能體現地方文化底蘊。
1.4系統性不強,形式雜亂
公用設施種類多、體量小、數量大,若各種設施之間聯系不夠,缺少形式風格的系統性,則導致環境雜亂無章。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城市園林綠地普遍存在此類現象,尤其是垃圾箱、標識設施等小體量設施,形式多樣,新舊并存,不論從材料上還是風格上都顯得雜亂無章,嚴重損壞環境的整體性。比如,南京白鷺洲公園垃圾箱風格上古典與現代共存,材質上有陶瓷、木材、塑料等多種,并且隨意擺放,讓環境顯得雜亂無序。
1.5缺少維護,管理不規范
缺少日常基本的維護和管理,是目前城市綠地普遍存在的問題。公廁惡臭熏天,滿地污水;洗手臺無水;垃圾箱旁垃圾滿地,蒼蠅亂飛;引導標識牌被生長的植物遮擋,諸如此類日常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屢見不鮮。
同時,在調查中發現公用設施破損現象很嚴重,尤其是一些小型設施,如垃圾箱、標識牌、園燈等,有的雖然進行了維修和更新,但是更新不到位,隨意采用不同原來風格的垃圾箱替代原有的破損垃圾箱,甚至用簡單的塑料桶來替代。
2對策建議
2.1納入環境整體設計,開放設計程序
對于公用設施的設計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將其納入環境整體設計。在新建園林綠地中,公用設施的設計要與城市園林綠地景觀環境設計同步進行;對于已建成園林綠地,設計者必須了解原有園林綠地的環境特征,如類型、規模、歷史、風格等,使設施設計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得成功的表現形式,與周圍環境協調,完美地融入環境當中,而不是生硬地添加。
開放的設計程序,是指向公眾敞開的參與性和具有反饋機制的設計過程。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是參與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其工作不只是提出構想、選擇設計方案,還應對設計思想進行宣傳、交流和貫徹實施。加強宣傳,激發公眾參與設計的愿望和責任。建立常設展示場所,在宣傳的同時吸納公眾的意見和建議[1]。在建設過程中,決策需要公開化、增加透明度;建成后,建立使用評價(POE)制度,了解使用者的反饋意見,并組織專家科學地客觀評價,為設施的修正和管理維修以及以后同類的設計提供依據,以促進發展。
2.2集思廣益,組建高素質的設計團隊
納入環境整體設計的公用設施設計,是由單體性設計轉向與自然、環境、建筑、地域文化相結合的整體設計,是一個系統的設計概念,需要考慮設計方案的提出、實施、管理維護等整個過程,這就需要組建一個擁有眾多的各個領域專家和設計師、工程師的設計團隊。同時在設施設計的具體過程中,注意發揮設計者的專業特長,合理分工,從而提高設計質量。
2.3精益求精,提高設計質量
裝飾性對于公用設施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園林綠地景觀中,游人對設施的裝飾性有著更高需求和期待。不僅要求能用、好用、耐用,更要美觀、要藝術,這需要設計師不能滿足于使用現狀,要精益求精,設計中既要考慮設施的功能性、科學性,還要考慮人性化、藝術美、地域文化等因素,為游人提供高質量的設計作品。
2.3.1注重設施的科學性??茖W性是指設計中要考慮材料、工藝技術水平因素,以及施工、制作和后期管理維護等方面的經濟效益因素,以確保設計實施的可行性。同時,不同的外表材料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現;不同的工藝也會使同一種材料表現出不同的性格;設計者只有在對材料和工藝技術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后,全面考慮,才能讓設計從圖紙轉化為現實,而不是只流于形式。設施的科學性關系到游人使用的安全性,材料的選擇要堅固、無毒、無污染,應減少污染、噪音、眩光等干擾和不適的影響。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大連:3條路街被打造成精品綠化街
如果走在主城區長江路、黃河路和迎客路上,你會被這3條路街的綠化效果所震撼:過去道路綠化時斷時續,樹池裸露土壤的景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城市綠地景觀。【詳細】
沈陽:新建居民區內綠地不得低于30%
日前,沈陽市對外發布了經修正的《沈陽市綠化條例》,城市建設中要規劃相應的綠地,新區開發中,規劃綠地的面積不能低于35%。新建居民區內綠地不得低于30%。【詳細】
昆明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全面開展綠化美化
記者從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今年1—8月,昆明主城累計新增城市綠地160余公頃。【詳細】
北京通州:8個公園完工現水韻林海生態園林
“古塔凌云遙在望,平湖緩流近無聲。荷塘紅蓮幽香沁,蘆蕩深處聽蛙鳴?!痹诒本┩ㄖ荽筮\河森林公園門外的山石上,題有《建園記》,詳述該公園建園始末,游園勝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