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環保的博物館
據美國《大眾科學》雜志報道,美國新建的加州博物館將于今秋對外開放。從空中鳥瞰,它的圓屋頂就像巨大的綠色冰淇淋凸出地面。這些起伏的凸起構成了2.5英畝的屋頂,使整個建筑和金門公園周圍的綠色空間構成一個整體。除此之外,圓屋頂還節能,因為它具有隔熱和通風的功能,確保下面40萬平方英尺的博物館清新舒適。
由著名意大利建筑師倫佐?皮亞諾設計而成的此建筑耗資4.84億美元,有可能成為符合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的LEED(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白金級別的最大建筑。此標準是綠色建筑的最高榮譽,全球至今只有70棟建筑達到了這一標準。皮亞諾的設計佳品有標志性的法國巴黎的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
LEED的宗旨是要興建世界上最環保與最佳的建筑。其方法是,為開發商提供明確的環保建筑標準和評分制度。其中能源使用占17分,水利用占5分,建筑內部環境質量占15分。得分39分的建筑可獲金獎,意味著該建筑比常規建筑環保50%,而得分52分可獲白金獎,比常規建筑環保70%。
在此屋頂之下,博物館的往來者會發現這里有一所自然歷史博物館、一所天文館、一所鳥兒能自由飛翔的熱帶雨林、一處居住著4000條魚的珊瑚礁和一處裝滿來自太平洋海水的水族館。雖然最有影響的展示是此博物館結構設計與其教育功能的完美結合,但執行館長格雷格?法林頓說:“這不是隨意地放養一些動物,而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與和諧生活的真實寫照。”
編輯:xiaxiaolin
相關閱讀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雄安新區規劃已有雛形 土地制度或由批租制改年租制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建設,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2017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透露,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總體規劃將于一段時間后提交中央審議。【詳細】
2016我國治污“三大戰役”戰績如何?
2016年,我國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的“三大戰役”戰績如何?今年將怎樣繼續發力,換來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環境?【詳細】
建筑垃圾成為兩會焦點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近年來迅猛發展,由此不可避免地在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和拆除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副產物。數量龐大的建筑垃圾何去何從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問題【詳細】